第648章 决定 (第2/2页)
同一时间。 守正堂楼上的雅间郑 曹卫东吩咐工作人员把雅间收拾出来,并将桌椅板凳排开,腾出一大片地方。 刚收拾好,徐爱国噔噔噔跑了上来。 “老板,那些老学者们来了。” 这是昨就好的。 “让他们进来吧。” 曹卫东着当先迎了出去,对着外面的人道。 “各位老先生,还请进来。” 在他的带领下,众多电影领域的学者们鱼贯入内,在提前准备好的凳子上坐下。 雅间本来有很多陈设,搬出去后,面积大了不少,刚好足够容纳这些人。 曹卫东笑道。 “大家请坐,我知道大家的意思,今单纯是为了交流学问,这里比较清幽,大家还是先喝口热茶吧!” 在曹卫东的带领下,众人有些紧绷的神经松懈起来,形成了茶话会的氛围。 慢慢的,就有人问起了关于构建电影工业的问题。 曹卫东解答起来。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有种误区,觉得电影工业化就是像生产线一样昼夜不停着运作,组织一堆人大干快上,然后这条生产线就可以昼夜不停的生产出电影来.......”
到这里,有些老教授们不自觉的笑出了声。 他们都是亲历者。 经历过那个亩产千万,赶美超俄,大干特干的浮夸岁月。 虽人多力量大,但方法不对,也会形成反效果。 曹卫东同样笑了笑。 接着他收敛起笑容,认真的道。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或者是过于片面的,因为这套归根到底还是计经的思路。” “你们觉得电影工业化是什么?” 曹卫东问了一个问题。 众多老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纷纷出。 曹卫东问了一圈,道。 “表面上看,电影工业化是一套相互契合,且独立自主的生产线,其实我们真正要注重的,是基于底层的框架搭建。” “什么是电影工业的底层框架呢,其实有很多,比如版权的保护、比方行业管理规范化、比方观众的接受程度,文化独立及自信的程度,等等等等,只有当这些土壤都具备的时候,在经过引导和呵护,人才与受众都具足的时候,必然会开出一朵惊艳国内外的电影工业之花,并向国内外传播我们华夏的文化.......” “所谓的搭建电影工业体系,其实就是搭建底层框架。” “........” 这场谈论持续了一个上午。 众多学者们都很有收获,直到午饭的时间到了,还是舍不得离开。 曹卫东索性又安排了一顿午饭,与这些老学者们继续探讨。 这场学术交流一直持续到下午三四点才结束。 在这场交流中,曹卫东也受到不的启迪,产生了很多之前根本就不曾琢磨过的想法。 他决定等会写封书信,寄给港城的邵先生和邹文杰等人,看这些新的思路,能不能给公司的经营策略产生正向的影响。 “曹先生,曹先生。” 正思忖间,王禾叫住了他。 曹卫东顿时就笑了。 “王老先生,您要的钱我已经准备好了,另外顶替美金的黄金也备好了,我们可以交易了。” 然而王禾却摆了摆手。 “不着急,我有个决定想跟您。” 曹卫东心头就是一跳。 这位老先生不会是不打算卖房子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