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秦与义渠王 (第2/2页)
情故事。 按照年龄推算,秦太后芈姝正是虎狼之年的俏妇人,或许就是在这甘泉宫中,秦太后与义渠王就看对眼了,之后秦太后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孩子,再之后……义渠王就被秦太后设计,诛于甘泉宫中。 群龙无首的义渠国,正式被彻底灭国,存于几千年的狄人族,随着义渠国的灭亡,在战国就只剩下了中山一国。 “那见上面了没有?” 郑怀摇摇头:“臣启禀大王,此事乃是上庸将军交代于臣,只说关注白起就够了,并且寻找机会,将其刺杀!” 战国从来就不缺乏刺客,但能名垂青史,刺杀有成者,少之又少。 刺杀秦国一名已经成名的将军,现在想来只怕是很难了。 “涓人以为能行吗?” 郑怀一字一顿地道:“大王即位之初,景鲤曾忌惮于南晖,那大王可曾见得南晖被刺杀。” 说的也是,就是去刺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夫也十分的艰难,更别提白起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了,刺客真要是能做成这些,那是不是连匡章乐毅之流,也都得刺杀了。 “哈哈,既若如此,此事就作罢吧,你去将典客郑介召来!” “臣遵令。” 郑介乃是国事大臣,要往来宫中办公,因此没费上一会儿的工夫,郑介就已然出现在楚王面前。
“臣郑介拜见大王。” “典客无须多礼,今日寡人闻之秦国一事,不知外知府是否知晓?” 郑介略微思付,看来已然猜到了什么:“臣启禀大王,近来咸阳有义渠王行于咸阳外的甘泉宫,去见秦王与秦太后,之后义渠王自降为君,向秦王称臣。” 郑介与郑怀出发的角度不一样,了解的事情自然就不同了。 “此事生于何时?” “回大王,正是七月二十四,甘泉行宫之外,秦国行祭祀大典。” 距离今日,刚刚好二十日。 足够间隙将消息,从咸阳传回来了。 “不错,看来典客府下外知司用人得当啊,典客请坐!” “臣遵令。” 郑介落座之后,方又继续说道:“启禀大王,典客府外知司令乃是宋人陈均,此人本在东方商会之下,跟随在客卿东方堇之后,去年臣出使三晋之时,曾与之为伴,后来大王令臣开知一事,臣便想到其对天下诸地多有了解,熟知各地风土人情,才举荐为户籍令,后经司吏府与令尹同意后正式任命。” 想不到当中还有这样一折,郑介可是真会找人。 “好啊,东方商会好啊,如此以来,我外知司岂不是可以利用行商的队伍,来传递关乎诸国的信息!” 要是一直往来于诸国,一则路途耗费太多精力,二则容易引起怀疑,若是依托于东方商会之下,可就容易多了。 郑介闻之,面露难色:“启禀大王,东方堇乃大王客卿,乃宋国商人,却非我楚国之臣,恐怕此事还需得大王亲自去说?” 熊横摆摆手:“也可,就交由寡人。” “是,大王,我楚国外交使,已在咸阳、新郑、蓟城、临淄、商丘、灵寿、大梁、安邑、邯郸九地,假托于商人,开设会馆,覆于八国国都以及大梁一城,臣请大王安心,不出一年,外知之事必能立足。” 本以为还是有些担忧,现在这一听倒是彻底放心了。 天下的大事要事,必然都离不开他们的国都,这样一来可以说整个战国都笼罩了,至于卫国和鲁国,区区小国而已,对楚国又有什么影响。 “此事典客做得也很不错,不过要记得,往后这天下诸国但有大事生出,一定要先报于寡人。” 内政小事,可以不参与,但这关乎外交纵横的大事,熊横一定要掌握。 郑介想了想:“臣遵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