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九章 楚国左尹田苴 (第1/2页)
楚王向着田苴,举着酒爵悠悠说道:“公子乃齐国贵胄,养尊处忧之人,来到我楚国却要被此国事缠身,算着日子到郢都已有数月,不知可还习惯?” 举着爵中之酒一饮而尽后,田苴又向熊横示意道:“回大王,如今在这殿中的不是什么齐国公子,只有楚国的左尹,至于贵胄之言,更是无从说起,臣虽年长,可却是庶出,唯有在这楚国,方才能有安身之身,如今之田苴,乃楚国之臣是也!” 熊横一阵大笑,他对田苴的回答很是满意。 妫芷说得没错,田苴之人十分有才华,所学甚多,可毕竟是齐国的公子,能否沉下心境为国所谋,就显得尤为重要的。 “寡人力行强国之法,强国者当揽大才、用大才也,田苴于寡人将来必有大展宏图之际!” 田苴微微笑了笑:“大王之志,臣在临淄之时,便早有所闻,孟轲之面,论战学子田巴,可以说是重新让稷下学子认识到了楚国太子,认识到了楚国,臣当时也在学宫当中,因此对于大王的事迹,听说了不少!” 稷下学宫,多有齐国公子贵胄,因此出现一个田苴,也并不稀奇。 “原来是如此,听闻左尹所学纵横、儒、法、道之流,对于阴阳五行之术,也是多有精通?” 当初田苴初来入郢都,熊横与之就有过一次相谈。 “回大王,臣十岁之后,就流连于稷下学宫,对于各家所学,俱是有所狩猎,凡此稷下名士,也都曾做过拜访,后又游历于诸国,颇有一番感悟,以为天下之学,都有其一个终点,昔年老子出函谷关时,留下名篇曾云大道至简,正是此理也。” “后又有鬼谷阴阳之论,天下万事,不外乎阴阳,凡事利弊好坏,尽显此阴阳之道,此如双刃之剑是也;后来也曾学得儒家子夏之言,经世而致用也,明白所学不过是为了用,是为了忠于君王,勤于国事;也曾与苏秦犀首之流论纵横之道,也知晓天地万物五行之演化,所学只能说杂,但不敢称其精也!” 田苴这短短一番话语,可谓是涉及众多,而且俱是说出了其精要。齐国稷下学宫,以学而闻名于天下,天下名士多有前往讲学,田苴常常学于稷下,这起点就与一般人不一样了。 “连寡人都没有想到,左尹竟是如此博学,想起上次去往徐州会盟之时,寡人曾见得齐王相国似有不和,不知就左尹所猜,齐国君臣是否真是和睦呢?” 熊横又继续问道。 田苴神色如常,继续言道:“回大王,臣方才所云天下之事,莫过于阴阳,此二者对立却又统一,演变复杂,自古以来,朝堂之中就有王权与相权,此便是阴阳也。” “一国之中,王权不可缺,缺则不为国;一国之中,相权亦或是不可缺,缺则不为政,此便是统一之处。二者对立之处,皆是因为一国之大,立于顶峰的就只能是一人,君王强则相国必须弱,君王弱则相国必须强,倘若相国强君王强,则必有一争。” “齐王地者,秉性刚烈又刚愎自用,万事万物皆有其谋断;而孟尝君者,天下名士,齐国相国,颇有威望,如今二强必然对立,因此相国出走,乃必然之事。” 果然是经世致用,通过所学进行分析后,就将齐国两年后要发生的事,预判了出来,能将局势看得如此清楚,也的确有其出众之处。 “那若是齐相出走,则齐国以为何?” “大王,世人常与秦悼武王比之齐王,而臣以为齐王略有不如,秦悼武王者任用甘茂为相,此为任用贤能,而齐王不可;秦悼武王二次平定巴蜀之乱,此为善于用兵、而齐王不可;知连宋而制齐,连越而制楚,此为知纵横,而齐王不可。” “齐王与秦悼武王唯一相似之处,乃在于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才落得个在洛邑绝膑而薨的下场。” 这话不错,毕竟齐瑉王的黑点太多了,而秦悼武王的黑点就这一个,其他的时候都是挺能干,在临死之际还能挑选出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