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铁剑司与江东郡守 (第1/2页)
楚王近来无事。 多在后宫当中,陪伴于王妃青雉、太子熊政左右。 时至今日,楚王以越女青雉之子为太子的消息,已是传遍诸国,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消息就会连楚国都得知。 寝宫之外,两百位剑侍齐齐舞剑,声势浩荡。 与郑怀一番磨练之后,赤膊着上身的熊横出了一身的大汗,精壮且线条分明的身躯上,满是细密的汗珠。 剑,在他手中是越来越熟练,纵然是郑怀这等剑道高手,遇到他全力以赴,也是胜负未知。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殊死搏斗不仅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剑道,更是其勇气,是否有必胜的决心,在这一方面熊横自认为不比郑怀差。 接过寺人送来的清水,熊横畅饮了一口,剑在手中舞了一个剑花后,交给旁边的寺人,之后他捧着楚王的剑,一路进到寝宫。 熊横则望着下方两百余的剑士,心中顿时生出一番豪迈来。 “世人皆知寡人喜剑,更喜练剑,可若只是练剑,又何须如此多的剑士来,郎中久随寡人左右,寡人的心思也该明白吧!” 郑怀望着众多剑士,沉思一会儿。 “凡此国士,无不养士,何为士,能为其忠,能为其谋,便是士也,臣以为大王心中必是做此想。” 君王之士,自然不会是简单的门客、亦或者是死士这么简单的,君王之士乃是如锦衣卫那样的特务机构,只忠心于君王,能抽身于朝堂之外,又能游走于群臣之中,只为君王做谋划。 对于此,楚王多有提及,郑怀又岂能不知。 “哈哈,郎中真知寡人也,自寡人亲政以来,就力行改革变法,强大我楚国,但所做越多,便越是察觉,若要做成这样的事,其所遇阻力必然不小。” “远的不说,就只说这次东春君熊宫夏,身为江东郡守,却对寡人国策颇有不和,虽面从而心不从,我国事府之国策到了他江东郡,只是及其皮毛也,倘若如此之变法,我楚如何能强。” 话到这里,楚王微微眯着眼睛:“更有甚者,东春君此番入郢都,必有朝中之臣以为勾结,因此寡人才当机立断,他这江东郡守可是不能再做了!” 君王是孤独的,因此身边少不了有个能倾诉的人。 郑怀此人,熊横与之相交甚久,知其素来忠义,因而这许多的事,熊横都会跟他交谈一番。 “臣不知大王要如何做?” 他一向都是了解楚王的,知道当某件事被楚王所提及时,那他就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 此时,熊横转过头来望着他:“寡人欲在宫中立一司,可代王行令,所到之处,如见寡人,我楚国之臣皆可监察,郎中以为如何?” 郑怀抬头,望着前方两百余位剑士,他知道楚王所指,便是这两百位剑士。 “臣愿为大王举荐一人,执掌此司也!” 熊横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他焉能不知郑怀这是何意。 能执掌此司之人,必得是楚王身侧忠心之人,还得能率领这两百剑士,因此不管怎么看都是他这个郎中最合适,现在郑怀却突然说要举荐别人,那只能证明他自己对此,是并无兴趣了。 “你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固执,以你心中所坚守的正道而言,定然会不耻于这等事,可你需得明白,王宫中有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必然也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些照不到的地方,就必须得用一点照不到的手段,这一切皆是因为寡人要做成的事,是你所不可想象的!” 是的,是不可想象。 到了如今,熊横所做之事,都只是在郡县彻底,收拢权力,等到将这权力聚集起来之后,才能行真正的变法之事。 郑怀闻言,直接拜倒在地:“臣之大道,便是守护大王,臣身为郎官,职责也亦是如此,只有臣不死则王无虞。” 熊横弯下腰去,将郑怀一把拉起来。 “不必如此忸怩,寡人是知道你的,因此才早早就透露出此意,让你给寡人举荐合适的人选,不知你说的此人是谁?” 听到楚王有问,郑怀不假思索的地将手指向下方:“有宋人陈均,学纵横而明申道,可为大王所谋!”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熊横见到下方一极为俊朗的年轻男子,看起年岁绝对超不过而立。 “竟如此年少?” “大王不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吗?” 郑怀反问道。 此举惹得熊横大笑起来,看来郑怀在这件事上,还是动过不少心思的。 纵横之道,讲求的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仁义礼法皆是不足为道,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研习此道之人必然是深谙人心,深谙人性,且心志坚毅且冷酷。后世齐国临淄出了个叫主父偃的活计,便是此道的代表。 这样的人物,很符合熊横的条件。 还有明申道,申道者,申不害之学,此人乃重法家中的术道,善于用权术来达到目的,提倡君王要善于利用权术,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如此之人,专门研习这两道,然后又是剑士出身,多忠心楚王,又是武艺高强,但从简历上看,可以说是完全的人选了。 “好啊,好啊,寡人欲以此司名为铁剑司,铁者,坚不可摧,难变其性也,此司直接由寡人率领,既然是郎中推荐,那寡人就用了吧。” 随口一出,熊横就将名字给起好了。 “大王,那是否需要臣现在就将陈均召集过来?” 熊横将一只手抬起:“不了,新任江东郡守郑介想必已是准备好,要去往江东郡赴任了吧?” 几日前,王令就已下,且催促的着急,郑介这几日正准备搬家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