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一六三章 剑侍陈均(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三章 剑侍陈均(一) (第2/2页)

:“启禀大王,臣不知。”

    面对他的回答,熊横倒也是相信的,毕竟郑怀何人,他也是清楚的,只要是楚王没让他说出去的事,这郢都城中就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晓。

    熊横举起酒爵,示意陈均道;“那你猜一猜呢?”

    没想到陈均举起酒爵后直接摇头:“大王之思常人难料,大王所为五帝不曾有,三皇不曾有,夏商周不曾有,魏文秦孝亦不曾有,臣无从猜起。”

    “好嘛,你倒是说得直接。”

    这一番话惹得熊横大笑起来:“寡人听闻你所学乃是法与纵横,而且颇为精通,又如何只做得一介剑侍呢!”

    剑侍者,卖的是体力。

    既然所学精通,自然是不会甘愿只做一个剑侍了。

    “臣回大王,臣之所学,不同于世人,世人也不懂臣,臣因此恶于同窗、好友以及师长,无人举荐于臣。”

    这年头,但凡能将一门手艺学得很精通的,都必有其师承同窗,而且他们之间是互相抱团的,要不互相残害,要不就是互相举荐。

    就比如孙膑与庞涓,都是同出鬼谷子,韩非子与李斯,可都是荀子的门生,就连荀子的师承,也都是有来历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子夏,而子夏又是孔子的弟子。

    一个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接触到这些,也不可能有太高深学问的。这个陈均倒是好,他竟然将好友同窗都给得罪了,竟无人帮扶于他。

    “寡人听闻你是宋人,不知你在何处求学?”

    “回大王,臣出宋国陈氏,自幼随父居在安邑,不管是纵横之术,亦或是法家之道,都是在安邑所学,其后又多走于大梁新郑之间。前年之时,臣听得楚国东方学宫,有屈原教授法家之道,便是慕名前来。”

    “其后又因臣之剑术高超,受到当时任大王涓人的郑怀赏识,召为大王之剑侍,陪伴大王练剑,大王临荆山行宫之时,臣也为大王血战。”

    这么听下来,陈均早已不是一位新人,而是为楚王立下战功的战将。

    “难怪,寡人一直都觉得你面熟,可就是一直没想起来!”

    熊横周遭的剑侍上百,心思也从来没有用到这上面过,所以对于陈均印象真就不深。

    “大王志向远在千里之外,自然是顾不上这十步之内了。”

    陈均不卑不吭的答道。

    要不是他语气一如既往的镇定,熊横还真有点怀疑,这家伙是在讽刺自己了。

    “哈哈,你越是这么说,寡人则越是好奇起来,以你之聪慧,纵然是无人举荐,也不至于沦落到陪寡人练剑的地步,寡人很想知道你是如何想的?”

    只见陈均是对答如流,面对楚王的所有提问,甚至连太多的思付都不需要,直接就能说起来。

    “臣洞悉人性,知大王乃雄主,名涓人乃有德之臣,雄主开疆拓土,必得用贤才,涓人为有德之臣,必定为雄主举荐贤才,而臣时常与涓人练剑交谈,展示其才华,便是为得此思!”

    好家伙,寡人研习纵横之术的,必须都得通晓人性,否则又如何能趋之于利弊,善于利用人性呢。

    熊横一听,对陈均兴趣更浓了。

    “嘿嘿,那你又如何能知道,郑怀必然会举荐你呢,寡人必然会用你呢,不然就是徒劳无功而已!”

    陈均闻之,语气变得坚定起来:“天下之事,一曰谋,二曰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臣尽力谋之,如若不成,且看天意。再者如大王之心,腹有良策,心性如山,外人不可更也,臣与其自荐,倒不如等大王来寻。”

    话到这里,陈均微微露出一丝笑意:“现在看来,臣是对的。”

    不错,陈均所云正是如此。

    熊横是个意志坚定,且难以更改的人,其每一步用人都有计划,等候的确是个最好的法子。

    “哈哈,你啊你!”

    说话间,君臣二人再饮酒一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