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昭雎面王(一) (第2/2页)
br> 再差一点点,昭雎可就要将郑介形容成三姓家奴了,更紧要的是,昭雎说起这话来是侃侃而谈,如确有其事般。要不是熊横提前有几个心眼,没几个人能架得住他这样,这位能臣不可小觑啊。 熊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右令尹此言,寡人倒是安心了,这一开始寡人都还在担忧呢,那右令尹不如推测一番,郑介此去该当是如何?” 推测如何? 什么是如何? 是大王给他一千士卒,将当地的氏族都整治的如何,还是将国策推行的如何呢? 这个问题昭雎懂也要装作不懂。 “景鲤在时,多有举荐郑介,说明确有其才,臣观之也一样如此。” 面对这样不痛不痒的答案,熊横显然是一点都不满意,只见他直截了当地说道:“寡人不是听着,那东春君告诉寡人,东江氏族多心向于吴越,而非是寡人,于他而言十分棘手。” “既然是复杂的干不了,那寡人能怎么办,他可是寡人的王叔啊,那寡人就给他寻些简单的来做,让他来跟随寡人会盟,来当这个典客,让郑介去当东江郡守算了。”
话到这里,楚王挪动了一下身子,换了一个舒服的姿态躺下。 此时昭雎面上虽然是并无变化,可他的内心早已是凌乱起来。 就…… 就这么简单,就将一个郡守给换掉了。 东春君亲自入郢都的目的,可是来反对大王国事府国策的。 在他的心中,还有那么些后悔。 还不等到昭雎说话,楚王又继续说起:“后来寡人又一想,也许王叔说得有道理呢,倘若遇到氏族抵抗,郡守麾下无多少的兵,又能怎么办呢,寡人思来想去,干脆就派一支兵吧,氏族若有不尊王令者,一律重刑,右令尹以为此事当如何?” 面对楚王的发问,昭雎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眼下的形势,楚王已拥有了绝对的权力,这是楚王槐壮年时都不曾拥有的,能在谈笑之间,就将一个郡守给裁撤,可见其对朝堂的掌控力。 国税司、国赋司、户籍司、典狱司……这些在楚国已成势在必行的局面,倘若与之对抗,则必然会走上景鲤的不归路。 昭雎是个不仅明当下,更是喜欢研究史书的人。 数之不尽的例子告诉他,与一位明君做对抗的最终下场,那必然是灭族之祸。 “不知右令尹想到什么?” 见到沉思不语的昭雎,熊横出声问道。 这时昭雎忽然站起来,站在大殿正中拱手说道:“大王,臣请大王治臣之罪。” 治罪! 来得如此突兀,连熊横都是惊讶,不知道昭雎这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治罪,右令尹何罪之有?” “启禀大王,臣方听大王所云,东春君所报,江东郡氏族势大,竟敢违抗王令,那他们必然也敢勾结户籍司、国税司以及国赋司,弄虚作假,少我国府税赋,臣身为大司徒,有不体察下属之责,臣该当罪也!” 听他这样一说,熊横才是反应过来。 真是谋划深远啊! 这要是去下象棋,别人才要开局动炮呢,昭雎就已经能想到何时将军去了,他的话刚刚就连熊横也都没听明白。 识时务者为俊杰,昭雎真俊杰是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