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八章 新城郡守武盛(二) (第1/2页)
新城,筑于楚庄王时。 这里是楚庄王问鼎中原的第一站,也是楚国争霸中原开始的地方。 城池乃新立,故而名为新。 可惜了,任何事物都敌不过岁月的侵蚀,这世界上唯有岁月是永存不灭的,一切都会在它的时间长河下,慢慢的消亡,一切都会不复存在。 时至今日的新城,早已成为了一座老城。 城池不大,才九里方圆,城墙乃是内打木桩,外用黄土夯实,对于它的坚固不用质疑,就是不如那些国度大城,城墙会用到一层青砖。 此城坚固,城墙足有两丈之厚,下方宽而上方窄,约莫一丈之高,上来行马车,每隔一尺必有一道垛口,一看就知易守难攻。 除过这些外,就是那老旧的城楼,略显斑驳的城墙,还有城墙下已经化作一堆黄土的羊马墙,都在说明着此城的古老。 傍晚时分,天空最后的余晖洒落在城池上方,让它显得那么的棱角分明。 在距离城池之南五里之外,这里早有一座用黄土修筑而成的高台耸立,上面立着一位年约五旬、身着礼服的男子翘首以望。 他正眯着眼睛,将双手负在后头,额头的皱纹给整张脸平添几分严肃,挺直的腰板给人一种坚毅向上之感,而那颔下花白的胡须,则在诉说着他的沧桑。 是的,五旬,他不再年轻。 他步步走来,楚国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就是楚国新城郡守武盛。 那是在十日前,楚王派遣的莫敖就入城了。 原本以只是路过,在城中驿馆小住两日便会继续北上,可万万没想到到了这里后,他们竟然是不走了。 接着,他就听手下的人汇报,那位被楚王拜为莫敖的宋人,在城中到处走动。 渐渐地,他感觉到了不对劲。 如今那位莫敖在新城几日后,又转而南下去接上王驾,更是让他猜不透,楚王此行到底是去会盟,还是来新城郡巡视? 毕竟东春君的例子就在眼前。 尘土,在官道上飞扬。 他已经能看到,楚王的大纛在上空飘荡。 他觉得天色有些黑了,又令人将所有的火把都点上后,亲自以步行的方式,向着他即将上来的王车行去。 一举一动,武盛都表现的尤为谨慎。 车还未停,熊横就站在车辕上,伸了一个懒腰。 连续几日赶路,让他感觉腰都要断了。 前方的道路上,正有一个中年男子,领着一群人步行而来,在他们的身后,有早已修筑起的高台,有冒着热气的大鼎,看来这新城郡守是早有准备。 王车刚刚停住,不等得御士搬来下马凳,熊横就直接跳了下去。 对面新城群臣见此,赶忙迎了上来。 “臣武盛拜见大王!” 行礼者,正是新城郡守。 剑,就悬在楚王的腰间。 熊横一只手握着剑,伸出一只手去,将武盛缓缓扶了起来。 当年他这个楚王即位之时,虽然也举行了盛大的典礼,但还有许多臣子未曾出场,就如这镇守四方的郡守们,熊横是一个都未见过。 这些郡守们在楚国,可以说是总督一样的人物,不仅掌握了一郡的人事任命权,更是掌握了其军权,说是封疆大吏也不足以形容。 “原本正午才能到,可惜到半路途中,寡人睡了一觉,让郡守久等了!” 楚王的特色就是温文如玉、礼贤下士,不管是面对谁都是客客气气,一副温和的模样,可武盛不会被他这副模样给骗了,他清楚的知道,古往今来楚国历代君王中,就唯有眼前的楚王,才拥有血变荆山行宫那样的手段。 “大王能驾临新城,乃是臣之荣幸,说来也是惭愧,大王为太子时,臣不曾得见,大王即位之时,臣要替大王镇守新城,也未曾得到,一直蹉跎到了今朝,才能面于大王!” 说话间,武盛是不顾楚王的搀扶,将身姿弯的更低了,言里言外,真有种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