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魏王遫(三) (第2/2页)
要与魏王先说过赵国赵雍?” 熊横看向魏王问道。 魏遫闻之,出声道:“父王在时,寡人曾听父王提及此人,不求名而知求利,不求无而只求实,胸怀大志,不拘一格,难以捉摸,不知楚王以何策,说与赵雍是也?” 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大周的威严早已影响不到列为诸侯的身上,各个都是僭越称王,而这个赵雍居然连侯都不要,自降为君,可谓是整个战国独树一帜了。 先魏王嗣对赵雍的这番形容,倒也称得上是八九不离十了。 熊横笑笑,似乎一切尽在他掌握当中。 “魏王有所不知,赵雍八岁即位之时,赵国便是内忧外患之局,全因赵太后苦苦支撑,才能让赵雍到弱冠之年,掌握赵国大权。如此之经历,让赵君深刻的明白到,实力比之虚名,更加重要,徒有虚名若无实力,那便如他八岁那年一般。” 编观赵雍这位雄主的一生,就不难发现孩童时期的经历,对其影响很大,他凭借一己之力将赵国从三流变成一流的强国,却最终落得个横死的解决,与他的特殊性格,是离不开关系的。 “故此,赵雍自立为君,便是舍弃虚名,不让诸国注意,偏安一隅,变法强国。后有胡服骑射,赵君新政,楼缓肥义之贤才辅佐,今日之赵国,早已是今非昔比,若是再吞其中山,则又是一个强秦!”
又是一个强秦! 这样的话一出,不仅是魏国君臣意外,就连跟随楚王日久的楚王臣子,也是一样的意外。 列于天下最北边的赵国,的确是在变法,也的确是有些许成就,可万万不会有人将赵国联想到,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地步。 楚王的猜测,实在是太过大胆了一些。 “纵然楚王猜测成真,可这又与六国谋秦,有何关系?” 楚王遫思索后问道。 “自然是有关系了,楚赵雍自降为君,非是赵雍心中无志,只是他觉得赵国不足以强大而已,如今赵国胡服骑射有成,岂能不展示其军威,若是赵雍知晓我楚魏韩齐四国联盟,有抗秦之心,赵国也必然愿意出兵,在天下人面前,展示其军威!” 还有一点,就是熊横所没有说到的。 赵国也是合纵之国,与诸国有共同的敌人,秦国之若,焉能说对赵国没有好处。 此话落下,众人俱是思索起来。 历来精通纵横之策者,多是纵横名士,似楚王一位君王能明得此道,还真是令人意外。 “既然楚王如此有信心,那必然是有把握了,现在赵国已然说吧,楚王该到说燕国了吧?” 魏王遫继续问道。 这次熊横却没有着急说,而是环顾四周,在人群中看到莫敖陈均后,向着他言道:“不如由我楚国莫敖,为魏王解答?” 陈均听到是指他,立即站起身来,对着魏王躬身行礼起来。 还未等到魏王言语,就见得对面的公孙喜站起身来:“外臣闻之,楚王新拜了一位年少有为的纵横之士莫敖,今日一看是真的呢,还请楚国莫敖赐教?” 听公孙喜说来,他还是挺了解楚国的,连楚国新任莫敖的事,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外臣启禀魏王,今天下楚、魏、韩、齐、赵五国联盟,皆有抗秦之心,如此仅剩一燕国,则要么是抗秦,要么是抗五国,以燕王之深明大义,必然是连五国而抗秦也!” 教陈均这么一说,众人方才是回过神来,原来这就是楚王口中深明大义的意思。 “哈哈,好,好,天下纵横之才者,无外乎楚王也,寡人大喜,寡人大喜也!” 说话间,魏王遫又举着酒爵上来。 不管是灭秦还是抗秦,怎么看都对他魏国有利,他是这个天底下最不应该反对的人。 “寡人为合纵长,魏王可乎?” 熊横又问道。 “哈哈,如何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