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一八零章 攻秦之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零章 攻秦之策 (第1/2页)

    “寡人以为,历来诸国攻秦皆败,是有何因由!”

    熊横缓缓说道。

    “还请楚王一吐为快!”

    此时接话的乃是魏王魏遫。

    对于弱秦一事,他所用的心思可不比熊横少。

    “其一者,乃军不为一也。历年六国之军,虽近百万之众,声势浩大,但却是各自为军,各自为战,如此之军,军力尚且不能为一,又如何能破秦人天险函谷关,又如何能大破虎狼之师矣!”

    一番话落,熊横环顾四周,见众人皆是不言语,又继续说起来。

    “其二者,心不为一也。秦国远在西方,与之相邻者乃楚、魏、韩、赵四国,其中此四国中,又以韩魏与秦之最密,而在四国之外,还有齐燕之国,与秦相距甚远。”

    “故而天下若是无秦,则首先立于韩魏,其次乃是楚赵,最后才是燕齐,更有甚者,秦国之灭,对齐燕二国并无半点好处,反而是少一连横之盟,利弊如此,心岂能唯一否。”

    “心若是不唯一,那对于此战的战略便不能唯一,对于此战的目的便不能唯一,韩魏益处多,则用多力,然燕赵用力少,则燕赵少力。虽空有十六万军却无六十万之力,更甚者,影响军力不唯一,实则能对秦作战者,六十万不足一半矣,又如何能胜利!”

    如果说刚才的军力不唯一,说得含蓄一点的话,那现在楚王可是要开始接下六国攻秦的遮羞布了,不是六国的士卒不如秦国的猛,实在是六国的决策层难以统一意见。

    照例,熊横话落之后,看过高台之上众人。

    四下里,皆是无一人言语。

    也好,只有楚王说的如此深刻,才能表现出楚王的决心与意志。

    “其三者,六国领兵将军不如秦也。秦有樗里疾司马错之流,俱是久经战阵,精通兵道,昔年苏秦挂六国相印,起兵六十万而攻秦败之司马错之手,其后又有楚韩魏赵四国攻秦,败于樗里疾之手,反观我六国,如此将军者,虽有却也不多啊!”

    如今这高台之上,三国就有不少将军在此。

    熊横此言一出,他们听在耳中必然会有所不服,不过事实就是如此,容不得辩驳。

    话落之后,楚王没有等到众人回话,又接上说起:“其四者,胸无长性,士气不足是也。秦人者,非一朝一夕所能攻克,函谷关者,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故此攻秦之策,乃在于长,乃在于对峙坚守是也。”

    “历来对秦用兵,秦人总能以函谷关天下而拒守之,时日一久,六国见进兵无望,便萌生退意,而此时之秦人,战意正盛,我之六国正好中了这疲敌之策。”

    “秦人只需精兵强将,从函谷关中杀出,我六国大军虽多,但早已是分兵六路,岂不是让秦人将我等各个击破!”

    到这里,熊横的话才是说完了。

    熊横所说这四点,其实就是决心,军心,耐心,以及决策层这四个方面。

    六国只有将这四个方面都做到了,才有用了函谷关外、面对秦军时的不败地位,至于要想大胜,则还需要做到更多。

    毕竟就函谷关那地势,秦军内部不乱的话,很难攻破,纵然是攻破,燕齐两国必然会率先联盟秦国而撤兵,不给合纵四国好处。

    楚王话音落下,韩魏两王俱是沉思不语。

    在平静了半响后,终于有魏国上将军公孙喜说道:“外臣原先认为,楚王精通纵横,颇具大才,今日观之,楚王竟也精通这兵家之事,方才所云,俱是我六国攻秦之弊,不知楚王又有何策,能将其避免?”

    精通兵家之事,这个名头熊横是万万不敢当。

    充其量他也就只是上辈子喜欢在论坛上面,跟人争论、讨论,去推演古代著名的战阵,因此才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至于真让他去带兵,他还是做不到的。

    不过这事情,他也都想好了,六国谋秦,六国各派大军将军过来,到时候将这些将军用好就是了。

    远的不说,就是燕国的乐毅、齐国的匡章,还是值得信赖的。

    面对公孙策的询问,熊横微微点头。

    “正是,寡人早就有此虑。其一者,寡人为合纵之长,亲自为主将,前往函谷关,行攻秦国之事,六国将军者,皆为副将,皆受寡人调遣,如此则可避免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