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昭雎信白渊 (第2/2页)
做的更佳了!” 楚王又是一句赞许。 可昭雎在这句赞许中,明显感觉到不对味来,他立在原地,半天都没有应声。 “寡人还闻之,宛郡郡守白渊,乃是右令尹的挚交还有,对于右令尹素来是敬重有佳,相信右令尹在宛郡处事也是颇为顺利吧,否则又为何单单只住了三日就离开了!” 这下昭雎是彻底明白,楚王这是奔着谁去的,又是奔着什么来的。 宛郡,白渊。 去年昭氏祭祀大典,身为宛郡郡守的白渊就亲自在场。 又有那么一刻间,昭雎发现面前站着的楚王,和两月前的又有不同的,两月前的楚王对他是十分信赖,并且委以右令尹的重任,而现在的楚王,则处处表露着对他的不满。 “回大王,臣少年之时,学于临淄,白渊便是臣之同窗,故此一直有此同窗之谊,是臣之好友。” 面对楚王的问话,昭雎没有选择反驳,而是直接承认下来,只不过他在承认之前,是做了许多铺垫的。 “既是同窗,那必然是对其多有了解,寡人想问问你,其人才学如何,所长者何,寡人即位日久,却连这位宛郡郡守,是一直未能得见啊!” 熊横悠悠地问道。 昭雎的神情明显的地一愣,难道大王说了这么多的白渊,就只是为了问起才学吗? “回大王,此人少时便聪慧过人,每逢老师授课,我等皆是苦苦求索,而白渊则一点既通也,到壮年之时,虽有国事缠身,但对读书之事,一直都未曾有废,臣闻其之所长,乃在于兵,乃在于纵横之策也。”
纵横之策! 听到这四个字,楚王似乎是有激动,猛地拍了拍手:“好啊,纵横之术好啊,方今天下大争之世,今日我攻你,明日你攻我,今朝是合纵,明朝则连横。” “不管是这战,还是这交,都离不开这纵横之术也,如你所云,以此人的聪慧必然是精通于纵横之术了,寡人有此良臣辅国,何愁不安啊!” 面露喜色的楚王更是感概起来。 这让昭雎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想不明白大王到底要说什么。 “国之安,皆因大王英明也。” 昭雎附和了一句。 楚王却是将一只手,再次拍上他肩头:“这样吧,就由你给白渊去一封信!” 去信! 昭雎再是沉稳,眸子里也是闪过一丝惊讶:“不知大王所云是何信?” “哈哈,自然是召白渊到郢都走一趟,寡人正好想见见他,此番去往濮阳,寡人联合韩魏二国,以合纵长之名,相约次年共谋伐秦。” “为了能拉拢六国同往,寡人甚至派遣了黄歇为使者,去往齐国见寡人那义兄齐王,让他也出兵相助,可如今却还有一个燕国赵国不知如何办,听闻白渊有纵横之才,正好与他商议!” 话到这里,熊横长袖挥动,丝毫不给昭雎反驳的机会。 “对,一定要快,右令尹今日就送出书信,最好一月之内就让宛郡郡守来郢都,相信右令尹办得到吧?” 商议对赵燕的纵横之术? 这样的理由又如何能骗得过去昭雎,昭雎本能的就想到了新城郡守武盛,是怎么被楚王夺走了权力,变成如今的右将军,就怕白渊来可以,而想要回去就不大成了。 可看楚王的笃定的语气,还有他反驳的余地吗? 对此,昭雎就只能领命道:“臣遵令。” 他知道,不管他怎么辨别,都更改不了楚王的决心,答应才是最好的解决。 江东郡诛杀门徒,世人都会说他昭雎不值得追随,如今再以私信的形式,让白渊入郢都,那世人就会说他昭雎连信义都失去了。 试问,这样一个人还如何能做的了楚国的权臣贵族,昭氏一族的首领呢? 对于楚王的谋划他想得到,但无法辩驳,眼前的楚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楚王了。 “哈哈!” 熊横又重重拍击在昭雎肩膀上,表现的尤为器重:“哈哈,寡人就知道,我楚国的臣子当中,唯有你右令尹最是忠心,寡人对你的喜爱,可是要胜过所有人!” 这话不知道昭雎会不会信,反正熊横自己也不信。 事情商议毕,熊横以给白渊写信的名义,让昭雎早些时候回去,没做挽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