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一九五章 纵横白渊(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五章 纵横白渊(二) (第2/2页)

长之位而谋于秦,弱于秦国,以为我楚国之利,此为其一。”

    看来这六国谋秦,根本就是一场死局。

    就连胜利了,也不可能在这胜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顶多就是让秦国恢复上十年的元气,就如同秦国魏无忌大破函谷关后,让秦国元气大伤,几十年来所掠夺的土地都一次性换了回去。

    最后养精蓄锐二十年,出来了一个秦始皇,一下子将六国给灭了,秦人的顽强可见一斑。

    熊横微微点头:“继续说下去!”

    “臣之其二,乃是大王攻破函谷关后,可止兵不前,挥师而北上,攻占秦人河西之地是也。河西者,西乃有义渠,北乃有赵,东可至魏,南能直达关中咸阳,若要威慑秦人,则必要据河西也。”

    这话也没错!

    魏文王时,有吴起连战秦七十余而全胜,攻下河西全境,自此秦国就开始了苦逼之路,就连都城也只能在栎阳、雍城那种地方,放在咸阳就直接算前线了。

    这可真是将秦人给害惨了,要不是魏惠王的昏聩加上秦孝公与商鞅的明智,河西又岂能这么容易被夺走。

    “大王取得河西之后,便将其奉于魏国,如此不仅能交好于魏王,更是能让秦人与魏人在河西再度展开三十年之战,互伤国力,我楚国可从中取利,先取南郑,再进巴蜀,图谋函谷,进而吞秦,此为其二。”

    这一点是完全与熊横想到一块去了。

    先图谋汉中,再从汉中进驻关中,再占领关中之后,往东边步步紧逼,和刘邦当年走过的路一模一样。

    “臣还有其三者,乃是大王私谋于韩魏两王,秦国若灭,不利于齐燕,对赵则是并无益处,而对于韩魏二国,当大有裨益是也。”

    “濮水会盟,乃是大王与韩魏之王,可见此二王者,多信于大王,大王可在大破函谷关之际,私于两王,相约各部退兵,同仇敌忾,让秦人割地让步。如魏取之河西,韩取之函谷关、我楚则取之汉中武关是也。有臣之三策,大王何愁秦国不破也!”

    果然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白渊所云,俱是在刚刚攻破函谷关时,就已经要考虑的事,否则等到六国真纷纷于秦国合谋退兵之时,一切将太晚了。

    熊横郑重点了点头:“不错,郡守言之有理,倘若是我六国大败,又该当如何?”

    至于六国大败早就听冯章说了一通,不知站在白渊的角度,又会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大王,若是六国一旦战败,大王所做无非是快也,快快派遣使者入秦,行联姻之举,行联盟之举,秦初经大战,必然无力再东征,只要与其联盟,便可破其连横之策也,否则垂沙之战,将在我楚国重来!”

    这……

    厚着脸皮抢先求和,就是这么的简单。

    垂沙之战,乃是韩、魏、秦、齐四国攻楚,正好是连横四国。

    六国谋秦一旦战败,那六国必然会抢先连秦,楚国在这时候也必须连秦,否则容易有连横之危。

    不管是胜,是负,白渊都为熊横分析了一番,的确是不愧于善于纵横二字。

    “哈哈,今日闻之郡守一言,寡人可当真是有茅塞顿开之感,只可惜这样大才却不是留在我楚国中枢,为寡人谋划,而只是治理一郡之地!”

    要是白渊足够聪明的话,必然会明白楚王这话所指的意思,就是不想让他再回去了。

    而在见面楚王后,白渊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如今楚王的权势不可谓不重,聪明如景鲤也是全族尽灭,如今尚有机会能挽回,为何还要偏偏走到那一步呢。

    想到这里,白渊立即拜倒在熊横面前:“臣是大王之臣,臣只为大王效力,大王若要臣留在郢都,那臣就留在郢都。”

    见他这么上道,熊横呵呵地笑了起来:“可是如此一来,谁又为我宛郡郡守呢?”

    只见白渊不假思索道:“全凭大王意愿!”

    放下了,这么说他是彻底的放下了。

    “好,好,真好!”

    楚王连道三个好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