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零八章 上庸将军项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八章 上庸将军项阳 (第1/2页)

    至于楚王面前,正是那上庸将军的项阳。

    多日不见,他是越发成熟,肤色越发黝黑,周身上下已具上位者的气概。

    项阳者,本为楚国氏族,后家道中落,便在执圭大夫景翠麾下为其门客,因其人颇具勇武忠心,深得景翠之喜爱。后来也是在景翠的举荐下,谋得了郢都守军城门牙将这一职。

    之后秦楚武关会盟,楚王槐被秦人扣押,郢都各方势力经过了短暂的交锋之后,最终还是上诸国大夫昭雎这些人力排众议,派遣景翠入临淄,千里迢迢接来了远在临淄的楚国太子熊横即位。

    就当时的情况,景翠担心太子会在路上遭遇不测,一方面书信给项阳,率领死士五十入临淄护送太子,令一方面与太子商议,从齐国孟尝君那里得到徐召所率领的五十死士,合计一百人,这才让太子平安入郢都。

    如果说景翠是第一个追随楚王的人,那他项阳必然就是第二个。

    在进入郢都之后,楚王面临严峻的形势,项阳一直都是忠心于楚王,更是在血变荆山行宫事件中,立下大功,之后受到重用,一跃成为上庸将军。

    正是因为项阳的忠义,让他从一个落魄的士子一下子成为楚国的将军。

    此番,他见及楚王,立即将缰绳往旁边之人手中一甩,跳下来行礼道:“臣不知大王所来,失迎大王,还请大王恕罪!”

    来上庸大营不过是熊横的临时起意,之前他谁也没通知。

    现如今大战在即,身为一国之君的他要是不来此处看看,心中也一样是没底的。

    “哈哈!”

    熊横大笑着从战车上跳下去,一把将项阳扶起来,面对项阳他自然就不用那么多规矩。

    “将军何必如此,想当初将军一路护送寡人从临淄而来,防备着秦国刺客的偷袭,你我可是有生死之谊啊!”

    这话自然是有说给冯章听的意思,不过话传到冯章耳中,他是一脸正色,毫无波澜。

    那时候的秦国,正在全力阻拦这个楚国太子继任,以期望于让楚国臣服,要是能知道今日的话,秦国君臣只怕会派遣更多的死士,早就刺杀于楚国太子于半路。

    项阳闻之,深受感动,虎目之中,竟似有泪光:“臣知……臣知大王这一路走来,皆是不容易,也幸得大王英明,我大楚方有今朝!”

    熊横抬手重重的拍着他:“哎,这话将军就错了,岂不问孟轲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是也,寡人就是那被降以大任之人!”

    “是,是,大王说的没错。”

    见到面前的君臣二人竟也如此和睦,冯章才是真正的动容。

    身为秦臣的冯章自然是清楚,秦国无往而不利的秘诀之一就是君臣同心,不管到了任何时候,君王猜忌群臣都是国力衰弱的因由,他现在在楚国君臣的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外臣曾听闻,血变荆山行宫之时,郢都城外有郊尹景氏者,聚众作乱,竟然能率领数百死士,杀入城中,直奔左徒屈原府中,以期控制全局。外臣还听说,时,有一位万人敌的将军名项阳者,一人执一杆大戟,率领一百甲士竟在郢都的街道上,硬生生的与之鏖战竟一个时辰,也正是因为此举,才能让郢都将军成謇火速调集大军入城,将反贼扑灭!”

    当时之变,荆山行宫凶险万分,而郢都城中也同样是如此,熊横当时虽不得知,但时候也听说了不少,没想到这个秦国使者连这些都知道,看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被冯章是用得淋漓尽致。

    “啧啧!”

    话到这里,冯章又是一阵咋舌:“楚王能得如此忠义之士,大事如何能不成?”

    “哈哈,你冯章才说了一句,我楚王上下遍地都是忠义之士,天下大势必然在我楚国这边,是谁也夺走不了。”

    熊横的语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