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一章 楼缓归郢都,以王卿 (第1/2页)
十月已过,乃入十一。 一场大雨之后,楚国大地也迎来了严寒,城里城外的叶子仿佛在一夜之间落个干净,到处都是枯黄一片。 寒风呼啸,当空一轮明日懒洋洋的,只发出丁点儿的光辉,似乎它的热量都被寒风所卷走,马车压在雨后的道路之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拉车的两匹骏马吐着粗壮的白烟。 熊横紧了紧身上的衣衫,将马车上的帘子放下。 隔绝了寒风之后,似乎一下子暖了许多。 这天气,楚国也冷啊。 楚王自去上庸,就送走了秦国使者冯章,完成了对秦国的“阳谋”,之后又随着屈侯乐马不停蹄的去了一趟襄阳大营,在那里沙场点兵之后,才是再回郢都。 派遣去往宋国的楼缓速度很快,一来一去也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事成归来,算着日子正好在今日入郢。 出迎外国使者以及臣子,本就是熊横的传统,再加上在宫中实在是待得有些苦闷无聊,他总想往外面跑一跑。 这倒是让他忽然想到,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皇帝当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葩了,这其实也很简单,执掌牛耳,却无执掌牛耳之德。 他们生来就是个普通人,不是秦皇也不是汉武,更不是什么太宗高祖,可世事偏偏将他们推到皇帝的位置,孤独、冷漠、权力之眼、帝国的象征…… 种种的一切,让一个普通人变得不正常起来,熊横总是喜欢出宫,总是喜欢和青雉嬉闹,实则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纵是如此,他也能明显的感受到,以前的种种情愫,正在他脑海中渐渐的消失。 他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 正思索间,王车忽然停住,外面有中书遏者令说道:“大王,已距郢都十里了!” 君王出行十里,这是传统,多则失威矣。 以前的熊横并不重视这些,他现在变得开始有些重视这些了。 他并未说话,而是继续端坐在王车中,这时候外面的人就会知道,楚王已经做过回应了。 外面风声依旧,转眼半个时辰过去。 护送楚王出行的乃是铁剑司二十剑侍,郎中麾下一百甲士,由一名叫做刘安的闾长率领。 官道上,来往的行人极少。 都等到这时候,才听的有叮铃铃的声音,随着风声而来。 这是马儿脖颈下的铃铛。 过不久,就有三辆马车出现在远处,早有剑侍策马上去,拉住马车询问了一番后又飞奔回来。 “前方是使者归来了。” 咚咚。 君王依旧未曾言语,就只是敲打了一下马车。 熊横端坐当中,虽看不到外面如何,但都仔细听着动静,等到马车行进的咯吱声戛然而止时,他才猛地揭开帘子,将头探了出去。 在他的对面,有名策士楼缓,正要从马车上下来。 “哈哈,闻先生今日能到,寡人昨日就按耐不住了,今日一早便是起来出城迎接,先生终于是回来了!” 熊横一边跳下马车,一边放声说道。 让人有些疑惑的是,这楼缓去的时候是一辆马车,这怎么来的时候就变成三辆,莫非后面是宋王戴偃所赠送的礼物,出手可真是大方啊。 楼缓则不同,一举一动极为合乎礼仪,不紧不慢的从马车上下来后,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后,又快不走了上来,对于楚王躬身行礼道:“楼缓拜见楚王,得楚王如此厚爱,当真是心中甚慰。” 最后一个字他拉的很长,一股子白烟从他的口中吐出,接着又听得楼缓说道:“所幸此行不辱使命,宋王已送来国书,愿尊楚王以合纵长,合谋天下六国而共同伐秦!” 对于楼缓此行,熊横有必胜的决心,因为他也实在想不到,宋王戴偃会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他是个聪明人,能懂得这么道理的。 至于以后齐国知道楚国防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