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三零章 魏姬(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零章 魏姬(一) (第1/2页)

    年关已过,又是一年。

    与往常不同,这一年是尤为特殊。

    早在去年之初,韩魏两先王相继薨,楚韩魏三国会盟之时,楚王提出攻秦之举,之后天下诸国纷纷响应,已有八国联盟,相约出兵函谷关而伐秦。

    此战,就在今年。

    来自各国的使者纷纷入驻郢都,面见楚王,相约出兵事宜。

    最后定下在三月之初,六国大军俱是在函谷关外会盟,届时楚王将亲自前往,以合纵长之名,统率八国大军,天下诸国都有所动,而在楚国这边,却依旧显得有些平静。

    今日,初九。

    郢都城中的百姓们都看到,楚王的王车出城了,是从北门出的,之后沿着大道一路往东北方向而去。

    熊横正端坐在车厢中,照例陪同他一起出行的乃是莫敖陈均。

    “闻典客之言,齐燕赵韩魏之国,尽是在点兵征集粮草,还有那中山宋国,也是点起了一支大军,可就只有我楚国暂无动静,不知这几日朝中臣子凡响如何?”

    楚王出声,朝着陈均问话道。

    陈均心中明白,楚王其实是想知道,对于大王会调集哪一支军队,他们私下里会不会有什么说辞。

    若是再行征召大军,那说明楚王对于楚国的氏族,对于楚国的贵族们是存着防备心思的,如果是就调动上庸、襄阳、江东军营的大军,说明楚王的态度对于国内是不担心的。

    自去年一口气换了几个郡守后,臣子们也都逐渐明白,他们的君王到底是怀有何样的志向了。

    “大王,该动者动,不该动者不动,上上下下皆在大王掌控之中。”

    陈均是个很聪明的人,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如果是楚王问起举荐某个人的事,那他就一定会顺着说下去,说一些好话让这事情完成了,若是问起来是否要杀了一个人,陈均则会不给正面回答,以大王自有决断给搪塞过去,反正要想从他的口中听到大王该杀了谁,是绝对不可能了。

    这不叫怕惹祸上身,这叫做明哲保身。

    “哈哈,你可倒好,什么都不愿意说,既然是这样那寡人要你这个莫敖、这个铁剑司有何用?”

    面对楚王的笑骂,陈均是一点都不惊惶,依旧镇定自若道:“是大王错了!”

    熊横瞪着眼睛:“寡人错了,那你说说寡人错在哪里呢?”

    “回大王,楚国的莫敖就得是臣这样的人,为君王者,必须多疑是也,凡人皆有私心,若是大王常问臣此事,而臣以私心回大王,岂不就是祸乱朝纲,更何况以大王之明德,天下之事自然了然于心,又何必来听臣之说。”

    滑头,果然是非常滑头。

    一直以来他给人的印象也都是滴水不漏,做事很有条理。

    “罢了,就你会说,如今寡人就只思一件事。”

    “臣明白,大王是在想让这一场战事安安心心的了解,大王能以大胜秦国的姿态,再临群臣。”

    楚王话落,就有陈均立即接了上来。

    “不错,是这个意思,寡人变法至今,所做一切都是步步为营,从未有过大举而动,刺激到氏族之事,纵然是有,那也是在进行逐步分化。可按照这样的节奏,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寡人想要的节奏,因此必须得要快。”

    “臣明白,大王欲行之快,则群臣必定有损,不过只要楚国不乱,一切就都在大王的掌控之内,若连流血都不敢,大王又何谈变法。”

    熊横微微颔首:“那昭雎如何?”

    昭雎在楚国,就如同公子赢虔在秦国,是有大功,但若是执迷不悟,那也必须得死,熊横现在所希望的,就是昭雎到时候别走错了路。

    “大王,据臣所知,昭氏领地之内,执戈之士不亚四万,其在淮北之地,可谓威望颇高,若是振臂高呼,则还可翻上一倍。”

    熊横直接问昭雎如何,也没有特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