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三七章 齐国有匡章(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七章 齐国有匡章(三) (第1/2页)

    话到这里,熊横所云剩下的三人,那便是韩的暴鸢,魏国的公孙喜,以及燕国的乐毅。

    就这三位的生平来看,自然是乐毅要高明一些的,因为不管是暴鸢还是公孙喜,都是败于白起手中,若用他们来攻秦,自然是不行的。

    这时候,匡章的面上早已没有了刚才的那种顾虑,他又继续说起来。

    “暴鸢者,老将是也,虽临阵经验丰富,但用兵太过拘泥,有违背于险道二字,如此将军若是守之还能一用,若是攻之不可用也。”

    暴鸢乃韩贵族,少年时从军,一直打到了现在,不仅是韩老臣,更是在军中威望颇高的老将,当今韩王即位之后,也一样对此委以重任,可没想到在匡章的口中,竟是如此的平凡。

    不过,这话出自匡章之口,熊横信。

    “那公孙喜呢?”

    “公孙喜者,正值壮年,自少年时从军,一直便是顺风顺水,皆无败仗,又忠心王事,不管是魏襄王还是当今的魏王,都对其委重任,这本该是好事,可放在公孙喜的身上,偏偏就成了坏事!”

    “坏事?”

    熊横出声问道。

    “回楚王,其一者,人太顺就易自负,不易看到对手的优劣;其二者,公孙喜深得信任,乃是因王事,而并非是军事,如此将王事以为是军事,徒有虚名尔;其三者,魏国自以吴起为将军以来,不管是庞涓之流,还是如今的公孙喜,所崇尚的皆是吴起之道,善于重兵甲士,善于急速穿插,善于知其强弱,善于攻击不备也。”

    “然,并非人人是吴起,并非人人皆有吴起这般的战略眼光,因而纵然信了吴起之道,也无有吴起之才,反而是误了自己,外臣以为有此三点,公孙喜不成也。”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有相同认识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的认知观点,大抵也是一样的。穿越自两年后的熊横,自然可以根据历史的记载、名家的分析、再结合自己的看法来应征这些事。

    而匡章身为当代人,也能对这些事看得如此透彻,与熊横所想相差无几,这越发让熊横相信,匡章就是他所寻找的,那个可以从函谷关破秦之人。

    “不知大将军以为乐毅如何?”

    没曾想这次匡章直接摇了摇头。

    “这是何意?”

    “回楚王,外臣摇头非是乐毅不能领兵,而是外臣实在不好说也。”

    “如何?”

    熊横问话道。

    这次匡章微微想了片刻:“乐毅者,起于阡陌,在得遇燕王之前,未曾领兵,也未曾治国,可他却仅仅只用一席话,就能让燕王拜其为上将军,行变法强军之策。”

    “燕王职者,外臣甚是了解,此人心胸开阔,深明大义,腹怀良策,绝非寻常人所能及,如此之燕王,断然不会错信了一个乐毅。”

    “后,乐毅在燕国变法已有十年,这十年之中,燕国已有新军三十万,彻行郡县,任用贤才,不管是国力军力都不可同日而语也!”

    匡章乃是齐国的大将军,齐国与燕国有世仇,在这一方面,他自然就要向燕国多关注一些了。

    熊横没想到刚才对天下名将评头论足的匡章,竟对乐毅如此高看。

    “既如将军所云,那乐毅浑身是才,为何刚刚又摇头呢?”

    齐国大营当中,如今只剩下了楚王与齐国大将军的一问一答,互相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就连跟着来的徐召,也是许久都未能插上一句话了。

    “外臣之不可说,乃是因兵家之事,非书卷所能言尽,乐毅其人虽功勋昭著,但外臣一次都没有见过,他亲自领兵出征,纵然是燕国抗胡,也非是乐毅领兵。因而此人是否有领兵之才,是否能够领兵,外臣一概是不知。”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这位齐国大将军的与众不同与精细。

    纵然在之前铺垫那么多,纵然心中已经认知到乐毅的才华,可偏偏就是因为这一点,也要将其反驳掉,无他,皆因那句话,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

    “如此说来,就只剩下两人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楼缓,一个则是他匡章自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