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五一章 上庸开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一章 上庸开拔! (第2/2页)

如何?”

    这事熊横自以为办的很好,可没想到就是在这些蛛丝马迹当中,当白起找到了破绽,让熊横不由得起了几分担忧。

    面对此问,楼缓认真的思付了片刻。

    “我纵横家之长,乃长在鬼谷,而鬼谷一脉,又长在阴阳之道也,何为阴阳,万事万物两面者,即是阴阳,天下间有阴谋,自然也当有阳谋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便是阳谋之道,大王三路攻秦之策,便是此阳谋也,令秦人明知不可为而迫不得已为之。”

    “臣曾在秦为丞相,素知秦国国情,从蜀中到关中,从汉中到陇西,从河西到北地,秦国庶民皆是编户在册,也不足三百万人,除去老弱病残,除去孺子父老,能征战者至五十万矣,也是说秦王纵然发整个秦国之兵,也只能有此五十万,不可比这多矣。”

    “今大王以两路之策,迫使司马错以五万而御上庸,白起以三十余万而御函谷关,倘若魏国再出一路十万大军而行河东,则秦军必将面临国内无可用之兵,此便是阳谋,纵是知晓又如能如何,秦王恐分身乏术是也。”

    秦国在长平之战时,登记造册的百姓也就才三百余万,到现在应该是不足三百万才是,毕竟像韩颍川,魏国河东这些地域,都还没有纳入治下呢。

    按照此推测,秦军恐怕连五十万大军都凑不出来,现在已经凑了四十余万了,剩下河东恐怕是捉襟见肘了吧。

    熊横听后,认真地思付了一阵:“照此说来,寡人该是下令,让襄阳将军发兵呢?”

    “回大王,臣正有此意。我襄阳大军训练日久,乃我楚国之精锐,将军屈侯乐又是大王看重之人,可谓我楚国少年英才,此番前去,必定是去势汹汹,司马错若不据守城池,则不可能抵御,而若是据守城池,则我军可乘势切入秦国汉中之地,威逼武关,秦王若想要救,就必须得增兵,增兵则必然是疏于函谷关与河东,反正就此三路,中路不破则上路破矣!”

    这倒是让熊横想起匡章那句至理名言来,三个锅两个盖子,我看你怎么盖。

    不过,这也足以说明的秦国之顽强,布下如此之阵势,才能让秦国难堪起来,若是仅凭一国要想正面击败秦国,则无异于是登天。

    “好,也好,若是能进兵汉中,则可切断秦国与巴中郡的路,我楚国便可再派遣使者,带着礼物去往巴中之地,游说于当地氏族,许之以重利,让尔等归顺于我楚国,我楚国可再多巴中一郡守是也,等到彻底统治了此地,哼……”

    说到此处,熊横又咬牙切齿起来。

    “寡人就下令,将这些墙头草全部杀掉,一个都不留。”

    巴中之地,原先乃是巴国之地,后被秦国所灭,纳入秦国治下。

    秦国所行的乃是郡县制,乃是法家的绝对执行者,统治一个地方后,会将此地原有贵族的一切都剥夺,将他们化为平明,秦朝末年的起义,实则是六国贵族对秦国的反抗。

    而楚国则不同,楚国的郡县制才刚刚开始彻底,楚国还是郡国并行的状态,派遣使者去说与这些人,往往就能抓住他们最主要的点。

    “大王英明也,事不宜迟,大王现在就可下令,派遣使者去往巴中。”

    熊横想了想后点点头:“也可,明日就传令回去,让黄歇去一趟巴中。”

    “臣遵令。”

    此时此刻,想到这些熊横心中略微有些激动。

    想当初汉中乃是楚国的地盘,汉中郡的治所南郑,乃是楚国建城,自从被秦人夺走后,就一直都没有回到楚国的怀抱。

    现在在他手上,终于要收回一点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