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四章 秦国增兵了 (第1/2页)
关中沃野之中,渭水之畔,矗立一座巨城,城名咸阳。 此城乃秦孝公时所建筑,当时主持建造的还是大名鼎鼎的铁血大良造商鞅,咸阳城的立下,不仅是代表着秦人的崛起,更是代表着秦人朝着东方又迈出了一大步。 秦人,嬴姓秦氏。 本为商朝飞廉、恶来之后,当年周武王灭商之后,将嬴姓造父一脉封到了赵,造父在此地修筑城池,安居氏族,自称为赵氏。 而秦氏这一族在给周王室养马很多年后,终于受到了赏识,被周王封到了秦地,也就是陇西之地,与戎狄混居。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秦氏这一脉终于艰难的在戎狄当中站稳了脚跟,并且立起来了威信,有了祭祀的资格。 当时的秦氏一族还只是个子爵,与刚刚站稳步伐的楚国一样,在大周显得十分不起来。可机会向来是准备给英雄的,当时机来的时候英雄必然会抽出他的利剑来。 大周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就缺失了信义,再加上西北方的狄戎氏族日益强大,竟发兵攻破了西周国都镐京,四百年来所积累的精华,被狄戎付之一炬,就在东方诸侯大国们还在犹犹豫豫时,有秦氏一族的首领带着秦氏的大好儿郎们从陇西杀出,一路杀到镐京,赶走了戎狄。 再接着又连续追杀狄戎,杀得这群蛮夷们溃不成群,一直将他们赶到了陇西之外,再然后又从陇西之地返回镐京,一路护送着大周太子迁都于洛邑,这位便是周平王。 周平王剑秦氏有如此之功,再加上关中陇西之地满目疮痍,蛮夷横行,早已成了化外之地,便许诺于秦人,将来这片土地都是你们的,只要你们能从戎狄的手中夺回来,并且封之以秦公,以此立国。 或许当时的周平王只是一个空口许诺,但谁也没想到,秦人开始了崛起之路,自秦穆公之后,秦国一直就是天下大国。 最初是在秦地,其后转移到雍城,再从雍城到栎阳,又从栎阳到了咸阳,秦人的每一步都是在东出,每一步都是在融合东方先进的文化,直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将天下也大一统。 秦人好战,体现在方方面面。 面对九国联军的咄咄逼人,面对这即将来临的灭国之威,咸阳城中的秦人们不仅没有表现出惊恐,表现出慌乱,反而他们都有些群情激奋。 这是从血与火中走出的他们的一种本能,在老秦人的印象中,也不知道多少次了,也没见得秦国真正灭国,反而是越来越强。 每日咸阳宫外,请战的士子很多,从关中各地来的氏族首领请战的也很多,老卒虽老,但亦有用武之地,种地的事女人都能干,男人就应该都上战场。 今天,围堵在咸阳宫外的人格外多,他们正聚在一起,看着宫中郎官张贴的一份告示。 “好好!” “老夫何惧一死!” “吾虽随白起将军!” …… 忽然间,众人亢奋起来你。 原来这告示上所云,乃是秦王告国人书,“今九国汹汹,欲灭我秦,寡人愿尽七尺之尺,至死……” 大王又要征兵了! 而且在明日会亲自出宫,去函谷关慰劳三军! 秦人激愤是因为他们终于有机会,去出一把力了。 人群中有个年轻男子,没有多少的工夫与众人激愤,他一路推开行人,沿着万年大道一直往外走,走到一座酒肆前方才是停住。 抬头上,那门匾上赫然是元横二字。 男子进去没多久,就有一位壮年男子从酒肆中出,上了门口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出了咸阳城东门沿着大道一路往东方去了。 行至夜里,到一处庄园中歇息,待到第二日便换过了一身衣服,驾驶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