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形势不妙 (第1/2页)
“山贼退了?”直到此时,村民方才如梦方醒,看着空空如也的山路村民一阵沉默,转而化成了一片欢呼。 “退了,退了!这次多亏了林东啊!” 是啊,要是没有林东,林家村危险了。 同时也有些村民杀红了眼,见杀贼退去,竟不顾一切的冲了出去,想要痛打落水狗,可山贼哪里是什么落水狗,分明就是饿狼,这些村民冲出去无疑是送死。 “不要追,快回来。”林东大声呼喊。 可惜那些村民哪里听得进这个小辈的劝告,提起虎叉便朝落在最后的那名山贼背上叉去。 “找死!”山贼早已将后面的情况看在眼中,见有人偷袭,一个转身,长刀便砍在虎叉上,将虎叉震偏,跟着一声狞笑朝那村民冲了过来。 刚才人多武功施展不开,现在却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只见那山贼一个旋风腿,顿时将那村民扫翻在地,手中长刀一个翻飞,朝着村民脖子上抹去。 “完了!”村民心中发凉,这一刀下来焉有命在?此时他心中悔恨不已,悔不该逞一时之快不听林东的话,现在却要葬送了性命。 然而就在村民闭目等死之际,一杆虎叉当的一声将长刀荡了开去。 村民感觉不对,睁眼来看,只见林东手里握着一柄虎叉,威风凛凛的站在身边,而那山贼的长刀正是被他的虎叉荡开的。 “快拉我们回去。”林东大喊。 村民顿时七手八脚的将林东和那村民一把拉了回来。 “该死的小子,我不会放过你的。”见林东被人拉了回去,那山贼心中怨恨至极,怒吼道。 林东没有理会,此时的他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刚刚恢复的身体也有点摇摇欲坠。 “老八,走了!”山贼打了个招呼,便风也似的消失在山路的尽头。 “赢了,赢了……”村民直到此时才回过神来,胜利的喜悦让他们忘乎所以的高呼着,很多人甚至流下激动的泪水。 “这次多亏了林贤侄啊,要不是林贤侄,我们林家村完了。” 刚才被林东救回的那名村民一脸羞愧的道:“是啊,贤侄,叔叔要多谢你,要不是你,叔叔只怕已经死了。” 林东摆了摆手道:叔叔客气了,我也是村里的一份子,要是山贼进来,我也难以幸免的。 听他没有居功,所有人更加佩服起来,有志不在年高,古人说的果然不错,哎,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见个人都怕,哪里懂得指挥打仗,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林东贤侄,叔叔服你!” “是啊,我们服你!” 随着叫喊声一声高过一声,林东的名字第一次在村民中传了开来。 “林东,爷爷果然没看错你……”族长摸着那几根稀疏的胡须点头说道。 哼,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林东心中暗自腹诽。 林东艰难的摆了摆手,目光却落在林保国身上,一脸玩味的道:“如何?” 林保家等人顿时无言以对,支吾几声说不出话来,他们也没想到,林东竟然真的打退了山贼,顿时脸上火辣辣的。 站了这么久,林东早已体力不支,眼见山贼退却,一口气松懈,身子一软,缓缓倒下。 “我的儿,你怎么了?你别吓我啊!”老母亲顿时老泪纵横,双手在林东身上不住的摇着。 “他嫂子,东儿贤侄只是体力不支晕过去了,没什么大碍。”这时,一名郎中打扮的中年男子摸了摸林东的手腕安慰道。 “他叔,你没骗我吧?”老母亲半信半疑问道。 “我什么时候骗过人了?放心吧,只要让他休息一阵,便能恢复过来。” 老母亲这才放下心来,族长也热情的安排了两名青年男子将林东送回了家里。 当林东再次醒来之际,已经日落半山,阳光透过窗子照进屋里,安静而祥和,床前坐着的母亲正不住的抹着眼泪。 “娘,你怎么了?”林东用力撑起身子,虚弱的道。 “东儿,你醒了……”母亲显然被吓了一跳,慌忙转过头去,将眼泪擦掉。 “娘,外面情况怎样?”林东没有点醒,而是揉了揉眼睛问。 山贼已经退了,不过族长说,这伙山贼还在山下不肯离开,只怕轻易不会放弃。 林东微微点头,他心中清楚,这些山贼没讨到好处,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固守不是长远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报告官府,让官府派兵围剿。 不过,这个方案很快就被他否决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息,脑海中那些记忆碎片也终于被他整理了出来。 按照这些记忆来看,今年的确是明朝崇祯七年,此时的大明内忧外患。 从崇祯元年开始,大规模农民起义相继爆发,明军与流寇之间你来我往,刀光剑影,打的不亦乐乎。 虽然明军始终保持着对流寇的实力优势,流寇却没有被剿灭,反而到了崇祯七年,流寇有被愈剿愈强的趋势。 究其原因,是各省总兵只能负责各省区域内的流寇。 而流寇之所以叫流寇,就体现在一个流字,他们跨省作战极为熟练,颇有游击战之风,期间还要带走路上遇到的良民,导致流寇势力越来越强,整个西北和中原一片混乱,北方几省流寇作乱始终无法肃清。 直到后来崇祯皇帝放权,任命陈奇瑜出任剿匪总司令,全权负责剿灭流寇,这个官职管辖流寇经常出没的五个省,包括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所以权力极大。 陈奇瑜此人是进士出身,典型的文人(这点很重要,在明朝为了防止武将造反,都是文官统兵,武将负责实施。),而且即便在当时,此前他的名声也是很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