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四章 文气在赣,命途多舛 (第1/2页)
京城的天空阴沉沉的,第一场春雨似乎随时降临。 国债的认购风潮随着告罄而结束,只是大家的生活还得继续,特别大明的海上贸易已经进入正轨。 中南半岛、南洋诸岛、朝鲜和日本等地对大明棉布的需求有增无减,甚至大明的海商已经将棉布销往了马六甲之外,开启了属于华夏的大航海时代。 由于大明棉布已经销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或大部落,致使京城的棉布产量仍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大家只能投入紧张的生产状态中。 虽然大明现在跟海西女真的阿勒楚喀部闹翻,但其他海西女真部落跟大明还是维持棉布贸易,至于蒙古则一直是北面最大的客户。 元旦大朝会的那场风波过后,大明跟北元的关系竟然变得更加的密切,却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大明朝廷再次慷慨地向北元赠送足足三千匹棉布。 由于是上层的决定,而且该给棉农、女织工和染坊的银子一文都不少,所以京城的百姓已经投入紧张的生产中。 “粤式糕点,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河间驴rou火烧,当年大宗皇帝亲尝之物!” “新鲜出炉的广西桂林米粉,此粉只应天上有!” …… 由于纺织业的拉动作用,现在京城可谓是百业齐鸣,特别餐饮业十分的火爆,各种地方小吃是层出不穷。 在不知不觉间,纺织业竟然带动了整个京城的消费市场,亦是让到越来越多的百姓得到了新的生计。 京城终究是一个名利场,在有心人的运营之下,京城的舆论如期指向了“不取一文”的何乔新。 “大家莫不是都忘记何尚书还被关在狱中吧?” “何尚书蒙冤下狱,我等热血男儿自当奋力营救!” “为官三十六载,从不取一文,此乃大明第一清官也!” “咱们当修万民书,一起向皇帝请愿,要求都察院释放何尚书!” …… 原本被大家不管不顾的何时新再度被人提起,在经过一番舆论引导后,当即便出现有心之人倡议万民书。 古往今来,民众的舆论一直被文人集团所掌控。 只要能够让他们过得舒服的朝代,那么便是“盛世”和“中兴”。若是他们的日子不太好过,那便是他们遇上暴君,所以真正想做事的帝王往往遭到抹黑。 万民书不过是文人们的小把戏,在一番忽悠的说辞之后,由于是他们执笔而书,所以百姓往往只提供一个指印。 现在面对高高在上的暴君,他们采用的是“农民吃国王”的模式,所以他们又祭出了这个屡试不爽的大杀器。 仅仅两日后,为刑部尚书何乔新求情的科道言官连同万民书一起递送上去,却是想要通过万民书向皇帝施予压力。 “呵呵……你回去收拾好东西,等我出狱便返乡,这京城亦是呆腻了!”何乔新在得知外界的动静后,便对传递消息的儿子道。 何图看到自己老爹如此乐观,知道结果恐怕是八九不离十。虽然对自己的荫官有点惋惜,但想到在家乡做土皇帝的日子,很爽快地回家准备离京。 西苑,养心殿。 朱祐樘面对呈送上来的万民书,仅是打了一个哈欠。 他现在拥有自己的情报网,自然知道这份万民书的来历,当即将这位呈上万民书的刑科给事中胡琮的名字直接圈出来。 却不知此人收了多少好处,当即交给吏部处理。虽然自己对科道同样反复清洗,但科道言官仍旧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人的走狗,甘愿充当喉舌。 朱祐樘不想深究胡琮又是谁的门徒,随手将这一份万民书丢到了一边,然后继续着手现在的工作。 在打开一份奏疏准备批阅的时候,看到刘吉票拟的字迹跟万安的字迹差别太大,不由得想起那位老首辅。 帝国的兴衰离不开人材,而帝王的兴盛更是需要诸葛亮等大才。 虽然张遂、徐鸿、刘忠、陈坤、宋澄、李裕和王越都是杰出的官员,但这帮人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现在都不是理想的相才。 刘吉倒是能够将事情处理得漂漂亮亮,对自己这个帝王亦是忠心,但却少了一种开创精神,只能勉强算得一个合格的首辅。 不过一切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天定,就像万安突然就这样没有了一般,现在的帝国或许就不存在良相。 正当京城还在冰雪的覆盖之中,远在万里之外的江西已经迎来了春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正其心者,先……” …… 在江西辽阔的大地上,各个学堂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这里显得人文鼎盛,而江西时下的文气确实是冠绝全国。 建文朝唯一一场殿试中,科举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都是江西吉安人,从而诞生了“吉水中全榜”的典故。 永乐时期的第一场殿试中,全国四百七十名进士,江西人占据一百一十三人之多,在一年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仍旧被江西人“包饺子”,全国前十,江西占据五个名额。 正是如此,亦有了“吉安府自古多状元,江西省自古多进士”的佳话。 泰和县,受吉安府所辖,因地处吉泰平原,故而这里适宜农业生产,致使很多子弟可以通过读书谋取仕途。 尹家村,一个远离县城的小村子,但这里地处平原,辽阔的田野处处有勤劳民夫正在忙碌的身影。 在村口的那片松林中,竟然出现一座颇有规模的书院,书院门前悬着“青松书院”匾,里面传来了孩童的朗朗读书声。 一个肥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