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看到胜利曙光的襄城侯 (第1/3页)
开采吕宋金矿,这是大明王朝的一项重大举措。 由于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广东供应,所以原定计划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修建一条吕宋城到金矿的道路。 只是华夏基建狂魔的属性,在这个时期似乎提前被点燃了。 大量的民工前往吕宋并不是服徭役,而是能够得到货真价实的工钱,更是拥有堪比中产家庭的伙食,导致他们发挥华夏人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 即便吃喝都要在工地上,他们谁都没有产生半句抱怨,而是勤勤恳恳地在这一座充满原始味道的岛屿修桥铺路。 朱祐樘起用的张遂、俞元赞和林飞扬虽然都还很年轻,但他们三人混身都有一股干劲,始终牢记以开采金矿为使命。 正是在他们的主导之下,不论是内部的一些纠纷,还是外部的一些压力,总是能够迅速进行解决。 至于粮食的供应上,他们谁都没有贪墨的念头,而是将粮食发放到工人的手里,争取让所有的工人吃好穿好睡好。 原本修路的人员上有所欠缺,只是在这个时期的吕宋岛北部粮食十分匮乏,别说红薯、土豆和玉米,连稻谷都很稀少。 北部的原始山林和海边都拥有不少天然食材,但食物来源并不稳定,所有部落人员的平均寿命很短,而且时有饿死的情况出现。 赤山部落归附大明仅仅只是开始,在看到赤山部落的人吃饿穿暖后,导致很多部落纷纷表示愿意奉大明为主,而仅仅让他们吃上大米饭即可。 随着这一批劳动力的加入,不仅加快了修路的进程,而且这帮习惯于山林中行走的原住民解决了金矿开采的物资运输需求。 正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修路和开采金矿的周期大大压缩,而开采的成本投入几乎没有增加。 随着一条由吕宋城北门连接腹部金矿的道路修建完毕,一批批裸露在矿山中的金矿石被开采出来,经过熔炼筑锭送到吕宋城。 吕宋城不仅有重兵驻扎在这里,而且还拥有一支舰队,却是足以威镇整个南洋。 在囤积十万两黄金后,由俞元赞亲自押运黄金返回京城。 由于越来越多的大明商人下南洋淘金,导致附近的海域出现海盗,但谁都不敢打大明舰队的主意,何况两者的战力压根不在一个等级。 俞元赞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警惕地朝着东北方向驶向大明的东南海域。 虽然途中经历了一场夏季风暴,但凭借着越来越成熟的航海图和航海技术,有惊无险地沿着东南海岸线一路北上。 大明现在已经开始重视海疆,舰队一旦回到福建区域,基本上就处在大明的势力控制范围之内了。 终于在八月十五来临之前,押运十万两白银的运金船回到了天津港码头。 天津古城是太宗朱棣夺取天下后所修,城周长八里,驻扎天津三卫于此,这里生活足足几万军民。 天津城的军民得知吕宋的黄金船到达,亦是纷纷奔走相告,同时主动帮着清理道路,让俞元赞一路通畅地押运黄金改用马车运往京城。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亦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弘治登基初期,庆云侯周寿仗着身份公然讨要宝坻那一块存在争议的土地,想要将在上面耕种的天津军民通通赶走。 弘治帝不仅没有将那块地给庆云侯,而且通过一种让人拍案叫绝的手段处理了那块地,导致他们耕种土地的产权明确了下来。 随着弘治朝开海贸易,现在天津港越来越昌盛,致使他们天津军民的谋生手段越来越多,正在享受着开海的红利。 正是由于弘治的种种恩惠,而登基后更是从不加税,却是让天津军民成为坚定拥立弘治帝的卫所之一。 八月十二日,京城城突然间沸腾起来了。 “这都是吕宋金吗?” “看到那个运金的小兵没?那是我女婿!” “我的乖乖,这一辆辆的车子得多少黄金啊?” “一车少说得几百斤吧,你听听车轱辘声,还有那马都出汗了!” …… 围观的百姓看到从崇文门进来的车队,看到一箱箱贴着封条的大箱子,听到那异常沉重的声响,却是纷纷议论起来了。 早前京城一直怀疑吕宋金矿的真伪,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大儒。 只是现在事实已经摆在面前,那一箱箱货真价实的黄金出现在这里,却是让所有质疑的声音消息,更是抽了那些大儒的耳光。 “看来吕宋是真的有大金山啊!” “瞧你说的,国子监那批学子是亲眼所见!” “何止有这般简单,现在路已经修好了,今后越来越多的黄金都会运回来!” …… 现在亲眼见证吕宋的黄金被运回来,所有人的想象空间都已经被打开,仿佛看到吕宋岛的黄金即将宛如潮水般涌到京城。 这倒不算是痴心妄想了,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只要吕宋岛没有出现大的动荡,那么吕宋的金矿将会一直被开采,而开采出来的黄金自然流回大明。 虽然黄金无法带动生产力,但如此多的黄金有助于大明王朝打造稳固的货币体系,这将是大明王朝收割世界的利器。 “皇帝梦到银山的事,我是真信了!” “如果白银真的遍地都是,咱们确实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