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0【八千贯嫁妆已备好】 (第2/2页)
大事却一言不发。还说赵构去了杭州,不该急着营建宫室。 气得赵构差点把奏疏撕了! 此时此刻,张焘替父亲代笔,非常委婉的喷了一通,痛陈各路常平司的残民之举。 求锤得锤,很快圣旨下来。 张根连收酒税的官职也没啦,被宋徽宗扔去做团练副使。 宋徽宗的中旨,只说贬为什么官,没有安排具体地点。 蔡攸把吏部侍郎叫来:“把这张根调去金州,免得他又生什么事端。” 蔡京、蔡攸父子,已经彻底放弃金州,把那里当成垃圾桶。反正看不顺眼的,就一股脑儿扔过去,随便朱铭、张根等人怎么折腾。 张根得知自己的新官职,整个人都瘫在交椅上。 宋徽宗刚刚登基那会儿,还是太后在掌权。张根获得面圣的机会,君臣聊得很开心,宋徽宗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 当时,张根给出的治国建议,宋徽宗全部采纳并执行。 十多年过去皇帝怎么变成这样了? 张根自认为深得皇帝信重,事实也是如此,否则他不可能调任两浙转运使。可两封奏疏上去,居然被一撸到底,变成毫无实权的散官。 “父亲莫要忧心,此在预料当中。”张焘劝道。 张根摇头说:“我非为自己忧心,而是为国家忧心。你跟我在淮南几年,知道民间是甚样子。听说两浙被花石纲sao扰更重,如今又加征酒税和醋税。朝廷加税,商贾涨价,百姓的日子更艰难了。长此以往,恐有陈吴之乱。” 父子俩正说着,张根的女婿李纲来了。 李纲也是狗脾气,三年前就做了殿中侍御史,因为得罪jianian党而贬为员外郎。今年好不容易升为起居郎,明年又会因为议论朝政,被皇帝扔去沙县做税务官。
“岳父太冲动了。”李纲见面就叹息。 张根反问:“那你是怎么得罪权贵的?” 李纲说道:“小婿身为殿中侍御史,本职便是弹劾jianian邪。而岳父迁调两浙转运使,正当以有用之身,阻挠朱勔借花石纲残害百姓。岳父两次奏疏倒是畅快了,可新任的两浙转运使,却会伙同朱勔鱼rou东南,最终受苦的还是东南百姓!” 张根闻言沉默,好久才憋出一句话:“是有些莽撞了,但不吐不快。” 李纲说道:“岳父且在金州蛰伏两三载,期间不能再触怒官家,等官家消气之后必可起复。” “唉。”张根只能叹息。 就像女婿李纲说的那样,只要老实两三年,肯定是能重新任职的。张家的姻亲和门生故吏无数,寻个机会就能举荐复职,宋徽宗那里不会死咬着不放。 张家的祖先,宋初迁居饶州德兴县,靠开荒种地艰苦奋斗数十年,后来又小规模经营新发现的矿山。 小有家业之后,开始培养孩子读书。 张偕五个儿子,陆续考上四个进士。剩下一个儿子叫张潜,根本没去考,留在家里打理产业,顺便发明改进胆矾炼铜,直接让张家成为一方巨富。 刚刚去世的康国公、宰相刘正夫,就是张根他爹的发小,读书时受过张潜的照顾。 类似的官员好几个,那群发小同窗,一连出了五个进士,顺便再互相联姻。 张根的几个叔父,要么恩荫,要么荐举,要么进士,也是一大堆做官的。 这样的家族,虽比不上蜀中王氏,却也是不容小觑。 而且,从家族第一个进士开始,到如今的探花郎张焘,仅仅只历经四代人而已。 又说了一阵,张根留女婿吃饭,谈及花石纲之事,还提起金州知州朱铭。 李纲说道:“金州太守朱成功,似乎颇有建树。但其政绩不佳,去年的赋税上交不足,只因旱灾没有降罪而已。” 张根笑道:“若是遭了灾,还能足额征税,我反而要鄙夷他。正因税额不足,方显得其是好官。” “此言甚是。”李纲点头说。 张根说道:“若金州盗贼众多,我做了团练副使,还能去剿贼安民。但朱成功治理金州,恐怕没什么盗贼,我只能每日喝茶饮酒。” 李纲说道:“七妹还未嫁人,朱成功也没娶妻,他们两个年龄相仿,或许可以结为姻亲。到那时,朱成功是上一届探花郎,大弟是这一届探花郎,妹夫、妻兄连中探花必可传为一时佳话。” 张根顿时笑起来,似乎颇为意动。 他有七个女儿,其中六个已经嫁人,李纲正是他的二女婿。 那朱成功乃青年才俊,能招为女婿自然极好。 张根家里贼有钱,开矿山的,而且还是铜矿,还懂得湿法炼铜。他在钱财上没有追求,做官是一文不贪,平生志愿无非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中间再振兴家族而已。 多招几个好女婿,也是振兴家族的手段。 女儿的陪嫁他都想好了,价值不能低于八千贯。 得让女婿富裕起来,女婿才不会贪污,可以安安心心做好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