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小地主_第403章 直接斩杀,怕他们干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 直接斩杀,怕他们干嘛? (第1/2页)

    大唐:逍遥小地主正文第403章直接斩杀,怕他们干嘛?李二一听,那小脸儿直接露出了笑容。

    “贤弟,关于这个事情,唉,别的不说,我老李倒是有自己的想法。

    要我说直接杀了他,一了百了。

    这群突厥人,在我大唐陛下登基的时候,前来侵犯我大唐。

    这个事情,无论是任何人只要提起,无不愤怒。

    此事不单单涉及到陛下之事,更是我大唐所有百姓之事。

    据说当年征战大唐的就是这突厥小儿,要我说,直接灭了他了,以报仇血恨。

    贤弟,你觉得呢?”

    “朝堂的那些反对人的意见呢?”

    “那些反对的意见说,东边的突厥部落投降了。

    若是直接把人家首领进行斩杀的话,不是担心他们突厥部落进行反叛吗?

    所以呀,不能将其进行斩杀,免得出现大乱子。”

    赵牧点了点头。

    “其实吧,我觉得吧,就应该好吃好喝直接伺候着。

    顺势着给他封个官儿,再给他一番赏赐。

    要是有其他的好处,再给他全部安排上。”

    听到赵牧说的这番话,李二的这张老脸,不确信的说道。

    “若是这样做的话,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他都已经成为阶下囚了,咱们还要好吃好喝伺候着?

    随后心中暗自思索,难道贤弟的意思是说,赞同朝堂中不斩杀颉利可汗那一帮人的想法?

    若是将其斩杀,那北方的突厥定然会起兵叛乱。

    到那时自己又得派人前去镇压,劳民伤财。

    既然贤弟都这么说了,那自己就他安排个虚职,让他留在长安城吧。

    “贤弟大才,贤弟大才。

    我老李真的没把这个事情看得如此透彻。”

    这一波马屁拍了过来,听到他说的这番话,赵牧的老脸颤抖了一番。

    自己此刻也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假傻。

    难不成他就没有听懂自己说的这句话是个反语?

    “贤弟,你在笑什么?”

    赵牧挥了挥手。

    “李掌柜,我们少爷笑您没有听懂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呃呃呃。

    李二尴尬的笑了笑,话说贤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是在笑朝堂的那些人,还有文武百官要对这个突厥人予以高官厚禄,真是可笑。

    有句话你要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你不会以为,你给了他们高官厚禄,人家就会感激你吧?

    突厥和中原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他们如今的臣服,也不过是大唐把他们给打服了。

    他们的军队都已经被消灭殆尽,已经没有在与大唐一战之力。

    老话说的好,那就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他们投降了,不然的话你们以为他突厥人会投降?

    就如同当时的大唐,为何李二要签订城下的盟约?

    还不是因为打不过突厥,所以只能低下头?

    若是他盟约好用,李二一直臣服好了,为何这一次会展开进攻?

    就算你以礼相待,把他突厥人给放回去。

    但凡他有一战之力,他依旧会南下征战大唐。

    记住了,国和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臣服,只有永恒的利益。

    你强我弱我就臣服,你弱我强我就打你。

    而如今这大唐实力强盛,这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安排到了大唐这边。

    如此也是收拢人心的时候,竟然想着把突厥人给放了,确实是可笑。”

    “贤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呢?

    这怎么斩杀的突厥人,又跟人心又有何关系?”

    “你想想,这突厥人无论是你斩杀还是不斩杀,他与大唐终究还是死敌。

    并不会因为你放过了他,他实力变强了,依旧臣服于大唐。

    都是两个硕大的帝国,大的国家之间,根本没有投降可言。

    他们所说的那些突厥继续开战的话,这个突厥人会不高兴亦或者是其他的事情。

    我觉得纯粹就是愚蠢,我这硕大的大唐,还在担忧他突厥人高不高兴?

    你突厥人高兴又能如何?

    你突厥人不高兴又能如何?

    记住了,只要这皇帝对百姓好一些,天下的百姓万众一心,忠心大唐。

    哪怕是将其斩杀又能如何?

    他突厥人敢南下一次,我大唐就敢北上灭他100次。

    对敌人讲究仁慈,无非不就是在惩罚自己罢了。

    当然啦,这如何利益最大化,也得看群众的反应。

    你要须知,这突厥人祸害中原人,可不单单是在大唐就开始了。

    在隋朝乃至之前的历朝历代,那北方的草原人,就不停地南下掳掠中原。

    这中原的农耕文化,跟草原的游牧文化,目前的情况来说,双方终究不能和平。

    只能不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