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激将法 (第2/2页)
连连保证,“下次一定。” 最后,放下手机,恰好看到黄博的一条消息:总算是迈出成功第一步了。 嘴角微微上扬,瞧着键盘回复:接下来该开始跑了。 …… “叶导,黄导,我回来啦。” 4月19号,位于南海影视城的《叶问》剧组,荣誉迎回了他们的男主角。 “大老远美国跑一趟,没带点儿美国特产啊?”陈知辉乐呵呵的调侃。 他俩同为河北人,虽说一个在承德,一个在沧州,隔着几百公里,可这外省他乡,两人碰在一起总有些老乡见老乡的亲切。 “怎么没有?”霍云亭说着,衣服内兜掏出一包万宝路,拆开,给众人各散了根。 “凶哥,广州也有万宝路啊。” “就是啊,霍师傅,你这也太没诚意了。” “我这是原装进口的。”霍云亭颇不在意的摇摇头,随后语气揶揄,“那句话怎么说?外国的月亮都比咱这儿更圆点儿。” 洪巾宝点上吸了一口,摇摇头,“我倒是觉得还不如白沙。” 随后,在场众人纷纷大笑起来。 一支烟抽完的功夫,众人麻溜动弹起来。 霍云亭在这东门市场的戏份不多,这里最重要的是金山找。 摆上桌子支上摊,金山找和他的小弟围坐一片。 那面是刚从外面的面店买的,还冒着热气儿。 “我以为,佛山全是黄飞鸿,原来全是一条虫。” “雕虫小技,不堪一击!” “兄弟们,这下咱们没白来。” “佛山,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霍云亭双臂环胸在远处的楼梯处看着,几个人秃噜面倒是香。只可惜没有蒜。 “啧啧,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啊。” 听到霍云亭的感慨,陈知辉摇摇头,“霍师傅此言差矣啊。南方面食注重汤头,这汤头味道鲜美,要是再加上生蒜的辛辣,这就串味儿了。”
霍云亭还是头回听说这么个理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陈主任,您还是位老饕。” “嗐,什么主任,副的。” “早晚的事儿。” 几人说话的功夫,发须皆白的老大爷端着面碗过来,“你们这群乡巴佬,打趴几个摆设就是高手了,打赢最厉害的那个再说吧。” “喂!佛山谁最能打?” “当然叶问,难道我啊?” “咔!” 叶伟鑫从摄像头后面竖起大拇指,“过了!” “好嘞!” 一听导演发话,樊少黄端着面碗凑到陈知辉身边,讨论着接下来的打戏,这嘴里还秃噜个不停。 下面有一场重头戏,就是廖师傅对阵金山找。 樊少黄的少北拳大多数都是陈知辉教的,他俩这场打戏洪巾宝一点没掺合,全权交由陈知辉自己安排。 这回是少北拳的内战,他实在是不懂。 霍云亭这段日子的戏份不算多,较为清闲。每天拍完自己的戏还有时间和陈知辉他们讨论讨论廖师傅对阵金山找的打戏怎么拍。 他问过黄百名,扮演三浦的那个什么时候来,黄百名表示这些全留在最后。 主要是按照霍云亭的要求找十个柔道高手这事儿,有点儿难。 国内学柔道的人不多,找到那零星一两个也都是半吊子,真拼起来还不如街头混混。 隔壁的岛国里儿倒是有不少会柔道,空手道的一类的,就是人家不愿意来。 一听说是给人做嫁衣去的,到那让人揍,这愿意来的人就寥寥无几。到现在也才招到俩人。 霍云亭若有所思的琢磨着,这也不叫个事儿啊。总不能等《叶问》这片子都拍完了还找不着人啊。 “叶导,实在不行,咱打个广告试试。” “打了没什么用。”叶伟鑫轻咳两声,:霍师傅,日本人不是很了解你的大名啊。” “你直接说我在日本不火不就完了。” “欸,这话是你自己说的啊霍师傅。” 霍云亭摆摆手,“你换个宣传方法。” “你这样说,主演是2004年6月26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中华功夫VS日本极真空手道对决冠军,2005年12月23中华功夫PK世界职业空手道的冠军。” 叶伟鑫大为震惊,“好家伙,还带用激将法的。” “此言差矣,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叶伟鑫也是点点头,“话虽如此,可霍师傅你要真输了——” “没有可是。”霍云亭摆摆手,“我要能输,去叶老爷子的武馆里给他当一个月木桩。” 空手道是个什么水准霍云亭已经很了解了,这柔道能强哪去? 一听这个,叶准来了兴趣,脑袋凑过来,“当木桩子你可不带还手的啊。” “老爷子,以我的情况呢,是很难输的。” 见霍云亭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叶伟鑫也不再犹豫,“那好,霍师傅,我可真按你说的去招人了。” “放心大胆的去。” 说完,就到一旁去看《功夫之王》的票房情况。 今天是《功夫之王》国内上映的第二天,也是北美上映整整一周。 张德邦帮他要来了片子的数据:北美首日票房764万美金,首周票房2140万美金,勇夺单日和首周末票房冠军。 而最重要的是,《功夫之王》在北美创下了华语片票房新高。 864万美金的《卧虎藏龙》,1050万美金的《霍元甲》,1800万美金的《英雄》,《功夫之王》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霍云亭也有些纳闷儿,美国人这是嘴上一套,干事儿一套怎么着?那天首映仪式写影评,除了夸武打戏就是夸武打戏。 还是说人家就是冲着武打戏和程龙,李莲杰两个大腕儿去的? 霍云亭也想不明白。 可不管怎么说,《功夫之王》这片子在北美的成绩是一路高歌。 据说华谊那边已经半场开香槟了。 接下来看的,就是国内票房到底是个什么成绩。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