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初见爱丽丝 (第1/3页)
这位罗伯特·休谟先生目前是安家宜几人所在的大学的建筑学教授。 在这个时代,建筑学之类的工学是很受欢迎的,因为虽然国家处于战乱时期,但也是大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类专业大有用武之地。 幸好他们所到达的这个时间点,这座古都尚处于政治格局相对稳定的局面,没有战乱,也还没到遭到外寇全面入侵的时代。 安家宜一行人并不是来推动历史改变,而是来抓捕逃犯的,所以也犯不上凭借着自己的历史知识,牵扯到历史变迁的大事件中。 摩登伽老师说过,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注定无法被改变。 所以,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马克·吉布森身上比较好。 马克·吉布森最后露面的场景,就是在休谟大宅的门口,敲开大宅的大门。 这就说明,马克·吉布森一定与罗伯特·休谟之间有一些联系。 到底是怎样的联系,安家宜几人并不清楚。 只不过直觉告诉安家宜,罗伯特·休谟可能不见得会是很坏的人,毕竟他曾经在大宅中神游的时候,遭遇过历史的片段场景,都是很和睦温馨的。 “休谟先生,我们想去您家拜访一下,不知道是否唐突冒昧。 听说您家的房子建筑和装潢得非常出众,我们非常想学习一下。”大萌居然先入为主。 美女的单刀直入,往往是十分有效的。 休谟先生哈哈大笑,抚着自己的胡子说:“好呀,好呀。爱丽丝身体不好,出不了门,一个人在家寂寞,正好能有同龄人来访,可以陪她说说话,玩一会儿。我还欢迎你们多来咧。” “太好了,那您看什么时候我们来访合适?”张萌追问到。 “你们几个都是出色的学生,我随时欢迎你们来访。 这样吧,今晚放学,到我家来吃饭,好不好? 我提前回去安排一下,等待你们的光临。”休谟先生大方地说。 居然这么简单就成了。安家宜兴奋地和王巨君、霍鹰对了一下眼神,他俩也非常开心,更不用提已经笑开花的乔安娜了。 休谟先生的课程很轻松,他介绍了建筑布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谈到东方的风水与西洋的城市规划、房屋布局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几人听得津津有味,真的希望能经常听到他充满智慧的讲解。 下课之后,五个人又聚在一起,商量出三个结论: 第一,到了休谟大宅,首先观察有多少人住在这里,到底马克·吉布森躲藏在什么地方。 第二,不要轻举妄动,我们现在没有装备,大萌也没办法变身,没有战斗的能力。我们也不清楚马克·吉布森能不能认出我们来。 第三,即是发现了马克·吉布森,我们该怎么办? 直接拿把刀捅了他?那么然后呢?不能不考虑周到。 想要回去,有两个办法,一是死在这里,肯定神识就回归了。 但这个风险也是有的,毕竟谁也没死过,不知道靠谱不靠谱。 二是比较稳妥的,再次进入联网睡眠。 回去比来容易,就好像返回地球比登月容易,因为原本世界对当下我们的神识的吸引力,远远比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神识的吸引力大得多。 所以,结论是,先调查,再商量。切勿轻举妄动,横生事端的话,很难收场。 毕竟这是个军阀混战、社会崩坏的时代,千万别发生什么意外就好。 商量已毕,依计而行。 傍晚,安家宜一行五人,穿着整齐,仪态大方,一齐来到休谟大宅。 到了这里,见到这座大宅恢宏的气魄和华丽的装潢,联想到百年后那种破旧和沧桑,五个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唏嘘。 不管怎样,当下还是应该大胆迈进这座大门的。 安家宜率先走到大门口,按住门廊上的电铃。 门铃发出单调的叮咚声,从门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打开门的,是一位卷卷的头发灰白,身材高大强壮的老黑人,穿着一身管家的白领长下摆制服。 “欢迎你们,学生们。休谟老爷书房等着你们,请先随我到书房吧。”他面无表情地说。 “谢谢您。请问,怎么称呼您?”安家宜客气地问。 “我是管家,请称呼我弗里曼。”他摆出一股拒人千里之外,但非常礼貌的态度。 安家宜对他点头致意,示意大家跟上,一同进入那个无比熟悉,又颇感陌生的休谟大宅。 进门的一瞬间,那种温馨和熟悉的感觉就又从心底升起了,好像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一样。 安家宜看了看大萌,她也微笑地看着安家宜。 安家宜觉得,大萌肯定也体验到了同样的感觉。 安家宜记得,书房是一楼走廊左边第二间,果然是。 屋里慢慢都是书架,堆砌的书籍已经超过书架的顶端。 罗伯特·休谟先生此刻正埋身在书堆中。 听到老管家弗里曼的声音,他抬起头,摘下眼镜,热情地向来访的几位学生伸出手臂。 “休谟先生,感谢您允许我们来访。”安家宜试图表现出得体的礼貌。 “非常欢迎你们,年轻人。”休谟先生半开玩笑地说,“ 晚餐前,考察你们一道题,看您们听课是否认真,是不是配得上一顿像样的晚餐。 提问:水库大坝的建设,一般要考虑什么样的环境因素?” 同行的几个人中,安家宜和王巨君都是文科生,霍鹰、张萌和乔安娜主修的是数学和计算机之类的,五个人之中其实没有人是学建筑学的。 但万幸的是,之前安家宜曾经陪吴若峰在市郊大坝做过一次调研,工程师介绍的内容他还记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