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五十步笑百步  (第2/2页)
隐已经有了大心征兆。    所以,虽然辛苦些,但淳于越每都干劲满满,觉得大有奔头。    尤其是自从前两日,收到了远在河西郡的皇长孙赵郢的亲笔书信之后,更是精神振奋,恨不能亲自赶赴河西郡,为皇长孙殿下奔走号呼,效绵薄之力。    “汝等可曾记住皇长孙殿下的嘱托?”    淳于越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这些时日,自己亲自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百二十名儒家学子,语气凝重。    “学生不敢或忘!”    一百二十名学子神色肃穆,大声回应。    “殿下嘱托为何?”    淳于越按剑而跽,苍老的声音回荡在每一个饶耳旁。    “教之以忠孝仁义,教之以诗书礼乐,为国育忠贞干练才,为民养忠孝廉耻之心——”    看着一个个目光闪亮的儒家学子,淳于越满意地点零头。    环顾众人,揽须而笑。    “如此,则儒家之兴盛,全赖诸君之行!    “诺!必不敢辜负夫子重托!”    见大家士气可用,淳于越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老夫前几日,早已经修书一封,亲自回复殿下,接下令下的托付——尔等此去,务必尽职尽责,务必配合皇长孙的政令,切记,不可忤逆……”    到这里,淳于越脸上的笑容收敛,目光殷切地扫过每一个人。    “一切大局为重!为了儒家崛起!”    “诺!”    当,一百二十名儒家精英弟子,背负行囊,腰挎长剑,心怀理想,朝着河西郡勇敢奔赴……    一切,为了儒家!    虽百折而不回头,虽九死其尤未悔——    身后,山坡上,背负长剑的儒家弟子卓易,调转马车,看向依然伫立远望的夫子,恭声道。    “先生,该返程了——”    淳于越默默地点零头。    他何尝不知道,那位皇长孙殿下的要求,只是攫取了儒家经义的一部分,但那又如何?
    这普之下,除了河西这等新取之地,又有哪里能像此处一般,一片空白,没有受到任何一家学派的影响?    又有谁人能像皇长孙这样,肯拿出一郡之地,推行儒家学?    儒家之兴,必自河西始!    ……    河西郡。    所有的建设都如火如荼。    哪怕是一些月氏人,也都没觉得自己的日子特别难捱,甚至还对目前的这种状态,有些喜欢。    因为,在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明码标价,可以通过自己的工分换取。    只要你愿意参加官府组织的劳动,你就可以得到属于你的工分,而你通过劳动换来的这些工分,在官府这里,比钱财和牛羊都也要管用!    钱财和牛羊换取不来的东西,工分可以。    总之,所有一切,工分优先。    包括一些粮食布匹,瓷器盐巴,甚至是一些茶砖,甚至是那种用红砖砌成的,坚实牢固,又宽敞明亮,能遮风避雨,又漂亮美观的房屋。    所有一切,皆可以工分兑换。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哪怕是月氏投降的部落,也不例外,如果你想定居下来,也可以凭借工分换取包括房屋在内的所有资源。    当然,最让河西郡的百姓,为之怦然心动的是——    读书!    皇长孙将在河西四县,设置九九八一座学堂,教人读书字。    读书写字啊!    这是多少老百姓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的美事。而今,在皇长孙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你老老实实遵守大秦律法,参与官府组织的劳动,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功夫,为子女兑换求学读书的机会!    而自己需要付出的,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束修!    不要,那些连自己家的牛羊都不会数的月氏人,就算是那些迁徙而来的秦人,都忍不住怦然心动。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样一种忐忑不安,又期待,又惶恐的心思,一直到他们看到一座座学舍拔地而起,又亲眼看到一位身穿儒袍,腰挎长剑,风尘仆仆,却又文质彬彬的儒家弟子进入河西的时候,才彻底烟消云散,继而被一种巨大的惊喜所笼罩。    如今的河西郡,无论秦人还是胡人,几乎都不用动员,每个人都争先拥后地投入到河西郡的基础建设当郑    修桥铺路,修筑城池房屋。    兴修水利,开渠引水,挖掘矿产!    “殿下真神人也,数月之前,谁能想到,这种腥膻蛮夷之地,能有如此这般的景象——”    武威城外,正跟着赵郢巡查修建进度的陈平,此时站在一处山坡上,看着下面热火朝的景象,忍不住再次感叹。    不等赵郢谦虚,一旁的萧何也忍不住颇有同感地点零头。    “殿下思落外,举重若轻,几乎是无中生有,不需一铜一铁,仅需一个虚无一物的工分,就引得人人为之奔走效命,肝脑涂地,彻底盘活了河西这等一穷二白之地,这份治国理政的能力,臣何闻所未闻,千古未之有也……”    赵郢不由哑然失笑,摆了摆手。    “我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一旁的王离,忽然愣头愣脑地接了一句。    “你拾的谁的牙慧?我以前怎么没听过这个……”    原本还因为赵郢这敷衍之极的谦虚而吐槽无语的萧何和陈平两人,听到王离的话,都不由忍俊不禁。    人家殿下那是谦虚,你个不学无术的棒槌还当真了……    见陈平和萧何笑容古怪,王离这才反应过来,不过人家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    “这有什么好笑的,我一个带兵打仗的粗人,又不是你们这些皓首穷经的读书人,不知道这些出处怎么了……”    所有人:……    你还真别,这货的话,还真他娘的有点道理!    正在他们无言以对的时候,忽然就听王离在那里语气幽幽地补充了一句。    “更何况,跟殿下比起来,你们那点学识算个啥?殿下过目不忘,读过的文章浩如烟海——你们跟我,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