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一) (第2/3页)

下了定义“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也许是说《易传》有哲学思想,而那些“卦爻辞”是占卜书。《易传》里的哲学思想是诠释“卦爻辞”的占卜之用的。谁能说《辞源》下的定义不对呢?而《中国哲学史》里已把《易经》定性为卜筮之书,又从这占卜内容里阐述其哲学思想,并且还认为这占卜书“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主义观念。”这与传统上的易学思想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说《易》就增加了时代的思想观念。《中国哲学史》成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给其所谓的占卜书《周易》阐发出“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主义观念”来。按《中国哲学史》的说法,中国的哲学是隐含在占卜里,想学哲学就从占卜算卦书中去发现,岂不是太荒谬的说法了?并且《中国哲学史》里所说的“观物取象的观念”的哲学思想内容,是出自其认为的《易经》里么?别忘了《中国哲学史》里说的《易经》是不包括《易传》内容的。那么其阐述的“八卦”名称与“六个子女”,那是春秋史巫占卜人事去凶时所运用八卦筮术以及《易传·说卦传》里的东西。岂能混淆说成《周易》(《中国哲学史》里说的《易经》,实是指《周易》一书)里的内容。

    《中国哲学史》里所阐述《易经》第一个方面的哲学思想,是八卦占筮及“易学”里的内容,并不与《周易》一书内容相干。《周易》里没有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种名称,也没有“六个子女”说。也没有“阴阳”说,《周易》也不是抽象概括为阴阳一对基本原则而探索着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的。

    总之,《中国哲学史》所说的哲学思想是从《易传》里以讹传讹的东西。那些所谓的“哲学思想”是《系辞传》与《说卦传》里的东西。可《中国哲学史》说成是《周易》里的东西。这说法可是出现在中国最权威的哲学史里。至于另二个方面的哲学思想也就不再引述了,实在没有必要了。但有一段话还是引述出来听一听:“《易经》中包括了一些科学思想和辩证法观点,但它没有摆脱神学的体系。它是通过求神问卜的形式,结合当时生产斗争的社会生活经验提供了一些符合科学精神的思想。”(《中国哲学史》第20页)

    通过这段话,要知作者说的《易经》就是指最早的《周易》,并且是占卜的就行了。占卜还有什么科学精神么?这一样是同传统上那样把《周易》亦筮亦理的双重性质看待。这巫师与哲学家成了一体的前后两个面,岂不怪哉!

    我们且看另一位大学问家胡适对《周易》一书的性质说法,在他的被早年学界里称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而享誉很高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这样说道:“至于《易经》更不能用作上古哲学史料。《易经》除去《十翼》,只剩得六十四个卦,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乃是一部卜筮之书,全无哲学史料可说。故我以为我们现在做哲学史,只可以老子,孔子说起。”(《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著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十页)

    胡适那本书的名称虽是《中国哲学史大纲》,可只是半部中国哲学史内容。目录上也写着的是“卷上·古代哲学史”,内容是讲先秦时期的哲学史。也正如他本人所言的那样,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里是从老子讲起,《周易》在他眼里自然不能做为上古的哲学史料来看待,自然不会从《周易》讲起。因为他把《周易》定性为“一部卜筮之书”了。

    我们这里已举的三本相关《周易》的说法,在《周易》一书的概念上可是三种的说法。胡适称的《易经》是包括了《易传》,因为他说:“《易经》除去《十翼》只剩得六十四个卦,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乃是一部卜筮之书。”这与《辞源》和《中国哲学史》里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这三本书里是三种说法,是三种不同的概念内涵。

    我们再听听大哲学家冯友兰是如何对《周易》一书定性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对《易经》和《易传》的说法散见于不同的篇章里。既没有把《周易》或《易经》作为专章专节来讲述,就连《周易》这一称谓也没有出现。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在第四章讲“孔子”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易经》原来是一本卜筮之书,后来儒家把它作为形而上学来看待。”

    单从这句话里的《易经》,不知是包括了《易传》否。但从后半句分析,冯先生称的《易经》内容,当指《周易》。这就是说《周易》是卜筮之书,后来儒家把这部卜筮的书看成哲学了。

    冯的意思应该是指做《易传》的儒家们,把卜筮之书当做哲学看待了。这里出现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来。冯先生说的“形而上学”是指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概念,要说清何为“形而上学”也得用不少的话,才能说清来龙去脉,但不是在这里要说的事。不过读者别把这个“形而上学”理解为在**时期常用的那个“形而上学”的含义就行了。那含义是指“对事物是用静止的,不变的,孤立的方法去看待”,就是说认识事物不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上的统领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没有出现以前的欧洲哲学都是“形而上学”的看待这个世界。在**时期,提到的“形而上学”,给人们一种认识,就是坏东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而冯先生说的“形而上学”,可不能理解为“后来儒家把那《易经》这卜筮之书,从静止的不变的,孤立的立场去看待和认识。而恰恰是说“后来儒家把一部卜筮之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