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四十三) (第2/3页)
虞翻曰:坤为包。应五据初,初与三四同体,包养四阴,故“包蒙,吉”。震刚为夫,伏巽为妇,二以刚接柔,故“纳妇,吉”。二称家。震,长子,主器者。纳妇成初。故有“子克家”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虞翻曰:谓三诫上也。金夫谓二。初发成兑,故三称“女”。兑为见。阳称金。震为夫。三逆乘二阳,所行不顺,为二所yin。上来之三,陟阴。故曰“勿用娶女,见金夫”矣。坤身称躬,三为二所乘,兑泽动下,不得之应,故“不有躬”。失位多凶,故“无攸利”也。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虞翻曰:艮为童蒙,处贵承上,有应于二,动而成巽,故“吉”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虞翻曰:体艮为手,故“击”。谓五巳变,上动成坎,称寇。而逆乘阳,故“不利为寇”矣。御,止也。此寇谓二。坎为寇,巽为高,艮为山,登山备下,顺有师象,故“利御寇”也。 我们通过以上虞翻对《周易·蒙》文辞的解释,确实虞翻易学将汉象数易学引向了更加复杂的解《易》之路。 如虞翻对《蒙》里的“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的注释是: “坤为包。应五据初,初与三四同体,包养四阴,故包蒙,吉。震刚为夫,伏巽为妇,二以刚接柔,故纳妇,吉。二称家。震,长子,主器者。纳妇成初。故有“子克家”也。” 若没有汉象数易学知识的人,根本无法知道那些说法的来历,可人们又有谁去学习汉象数易学呢?大众有那么个必要吗即使非《周易》学上的专家,而其它专家教授也恐怕看不懂象数易学是个啥。 正如虞翻对“包蒙吉”这三字解释是:“坤为包。应五据初,初与三四同体,包养四阴,故“包蒙,吉”。有几人能理解“坤为包。应五据初,初与三四同体,包养四阴”的说法出处,这说法正是从《蒙》卦符号里看出的互体卦象和卦画爻划阴阳位体上的说法,而引申到“故包蒙吉”上。即使从象数上说了那一番话,可落脚点上的“包蒙吉到底是何意呢?虞翻等于还是什么也没说。实际那些说法与“包蒙吉”能沾边吗一点也沾不上边,那只能叫胡说八道。 又如那段注释里的第二段含义:“震刚为夫,伏巽为妇,二以刚接柔,故“纳妇,吉”。”已然是通过《蒙》里的那个六联体卦符号看出和隐藏(即伏)着的八卦符号。从那个符号里还能看出一个互卦《震》卦(八卦之一),又能从《震》卦的旁通(错)卦为看出的《巽》卦(八卦之一),故有震下伏巽的说法。这均是通过那套符号而产生的象数诸说里的说法,犹如游戏规则上的那种玩意。 虞翻从对“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这句文辞的注释,是通过八卦取象解释一番,又等于什么也没说,反尔让人更加不知是何意思。 我们不妨用现代的白话来看一看原初《周易·蒙》文,说的到底是什么?与那些用象数去解释其文辞的是不是如天方夜谭。 (原文)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困蒙,吝。童蒙,吉。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文) “四、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是正确之道。 不是老师求教与童蒙,而是蒙童求教与师长。如同筮卜上讲的那样,第一次筮问,理应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不恭敬地乱问,就不予回答。这是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正确施教方法。开始对儿童启蒙教育,有利的做法是树立典范,但也不能脱离管束。若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就大失所望。披戴上勇士的甲胄,这样的人有出息,娶妻吉顺,是男子成家立业的根本。勤勉的对儿童施教,培养武士精神。若不亲身施教,就没有什么好处。受困于蒙昧无知,就会有耻辱。从儿童开始启蒙教育,这是很正确的事情。让儿童披上皮甲,击打锻炼,目的不是为寇,而是抵御外侵,保家卫国。” “蒙”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上部像蒙着东西,如面罩或面具。其中有一只大眼睛,眼下有“人”形。“蒙”字的含义指草名,萌生,幼稚,覆盖,包裹等讲。而“蒙”的本义是勇士伪装或作战时穿的甲胄。此篇用“蒙”来寓意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培养勇士精神。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爱国主义与军事主义的教育思想。 《蒙》文内容是围绕着“童蒙”教育这一问题的论述。即通过给儿童披蒙东西在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