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意料之外的事故 (第1/3页)
在那场意外事故发生后的不久,这家天文观测站便被秘密封锁。 警方在走廊里设置了警戒区,以阻挡某些想看热闹的人士。 谭济舟的脚步说不上轻快,他今天本来是不用执勤的。但上级突然委派下来一项特殊任务,责令其立即动身前往调查一起案件。于是,他的身影出现在了此地。 “死者,张某志,男,32岁,身高172厘米,”他在心中默念,“‘暗物质’与‘暗能量’科研员,死因:‘突发脑溢血’……” 谭警官俯身钻过警戒线,一名看守威吓般地瞪视他,他只好掏出自己的证件,那位同僚恍然大悟,立正向他行注目礼。 在进入案发现场之前,他穿上工作服、戴好橡胶手套,这才缓缓打开门。室占地面积约三十平米,阳光被紧闭的窗帘遮挡,房间内显得有几分晦暗。 片刻后,门又被打开了,走进两个男人。 他们是此案的相关协助人员,看见谭济舟后便停下了脚步。 “辛苦了,谭警官,”其中一人说,“请问,有什么发现吗?” “没有,周法医,”侦警摇了摇头,又转向另一人,“东方先生,感谢您能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配合调查。” “不必客气,这是我的本分,”东方宇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我都是他的上司。” “……小张做研究,一向很刻苦……”他仔细地回忆道,“……或许是‘过度疲劳’所致……” “会不会是——电磁波干扰?”法医突然插话,“比如‘量子共振’,它可以干扰脑电波。” “依我看,‘波攻击’是不可能的,”东方宇说,“这项技术还未成熟,目前除军方以外,民间还无人能掌控,对吧?” 然而,没有声音回应他。于是,宇看了一眼便衣,似乎想得到肯定的答复。 谭警官却岔开话题,“我听说,在事发前,他找过您,对吗?”他眯起了一双眼睛。 “是的,来找我……签署一份申请,”东方宇摸了摸下巴,“好像是……关于什么外星人……” “这就不必详述了!”谭警官抬起一只手,“我想知道,那份资料还在吗?” 其实,他并未抱太大的期望,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得到了至关重要的回答。 “他应该……一直带在身边,”宇指了指不远处的桌面,“或许——就是那个?” 三人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很快,他们便锁定了一只文件夹,那是一件精美的木制品。 谭警官轻手轻脚地走过去,“让我看看——是这个吗?”他小心地举起了木制文件夹。 “是……不对!不可能!”东方宇皱起了眉头,“上一次……明明是‘PVC’材质的!” 他将文件夹接过,随便翻动了几页,“反波质武器”几个字在眼前闪过,却并未引起他的注意……最后,他又把它交还给警探。 “很好,我明白了,”谭警官点了点头,随即又面向法医,“这位同志,带‘针’了吗?” “带了,稍等一下,”法医打开腰间的小箱子,取出一注射器样的物件,“请务必小心一些,一支三十五万呐!” 他们所谓的“针”,是一种物质探测仪。此刻,它正伸出极细的探头,点在那张木板的表面。 “此材质为‘KuraTree’,”仪器冷冰冰地汇报,“最早源于法兰西,已于三百年前绝迹。” “库拉木……原来如此!”法医恍然大悟,“尸检报告指出——死因是‘突发脑溢血’。” “这又怎么了呢?”警探问,“二者之间,是有何关联吗?” “此木材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被阳光直射后以气态形式释放,”法医解释说,“短时间内,吸入者的脑血管便会爆裂,进而引发脑溢血,最后致其死亡。” 东方宇沉吟片刻,缓缓地开口补充。 “这让我想起——欧洲的‘杀人魔镜’,”他说,“路易斯·阿尔泼·1743,前后共致三十八人死亡。” “没错,这个也一样,”法医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幸亏这里采取了遮光,否则……” “这可真是奇了!”警探狐疑地问,“已经灭绝的物种,为何又出现了呢?” 接下来是短暂的沉默,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讨论。最后,又是东方宇率先开口。 “还是很容易办到的,因为——死细胞中也存在DNA,”他说,“我只需要一块同材质的木料,并从中提取出相关基因,再以‘分子克隆技术’植入新细胞……” “最后,采取‘组织分离法’培育,”法医接过话茬,“就可以得到它——‘库拉木’了。” “天呐,不要同我讲理论!”谭警官恼火地说,“我高中的时候,生物学一向很差劲!” “同志,你误会了,”法医耸了耸肩,“我的意思是,这是一起蓄意谋杀,且被精心策划过。” “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谭警官摇了摇头,“我调查了所有的监控,没人把这东西送进来。” “所有的?”东方宇问,“包括……这间屋子?” “不包括,这一点我无能为力,”警探无奈地说,“案发当天,这间屋子的监控坏掉了。” “坏了——怎么可能?”东方宇不敢置信地问,“这是巧合,还是人为?” “是巧合。如果是人为所致,至少会留下痕迹,”谭警官说,“除了影像材料,我还复核了出入登记表,一切正常,没有可疑人员进来。” “或许……是受害者自己带入的,”法医说,“凶手在死者进入大楼之前,就找机会调了包……可能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