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方丈赠五徒,泗州军再增五猛将 (第2/3页)
的脸颊,以及平静祥和的面色,还是给了程德很深的印象。 尤其是方丈的一双眼,锐利如刀,直视着程德。 程德平静地对视着方丈。 马秀英在一旁见此,便笑着道:“方丈,我来看你了!” 方丈见到马秀英,脸上立即露出了温和而慈祥的笑容:“原来是你来了,有心了,这么久以来每隔一段时间过来看我,让老衲深感忏愧!” 马秀英笑道:“方丈客气了,不方丈与我爹曾经是故交,就单凭方丈这年纪,也是一位长者,我们做晚辈的,关心长者,也是应尽的本分。” “你倒是心善的。不知这位是?”方丈望着程德,看向马秀英。 马秀英对方丈介绍程德道:“这位是我的夫君,他随我一道来看看方丈。” 程德立即上前,朝着方丈行礼道:“晚辈程德,见过方丈。” 罗燕也在一旁跟着规规矩矩行了一礼。 方丈点零头,手捻着白色胡子,道:“嗯。观你之相,非同常人。老衲阅尽无数人,你这般的面相,老衲还是头一次见。” 看到方丈脸上露出的凝重之色,马秀英脸上涌起粒忧,追问道:“方丈,你这话何解?” 方丈一眼看出来马秀英脸上的忧虑,心中一阵无奈,开口道:“无须忧虑。老衲的意思,是你的夫君,这面相是我生平所见世间奇特的面相。” “方丈可否详细一?”马秀英接话道。 方丈点零头:“眉间缭绕一丝淡淡的死气,按理应该死过一回。奇哉!怪哉!那丝死气似乎正在淡去,又呈庭饱满,地阔方圆之相。依老衲之见,将来贵不可言!” “你将来有福了!”方丈转而又对马秀英道。 程德却是惊诧万分,暗道:这方丈有点本事啊!竟然连这个都能看出来! 程德是真的惊讶极了! 他没想到,这世上还真有这种大本事的人。 他的原身死去,而后他才重生,也算是死过一回。 至于眉间的死气,或许与原身死去有关。看书溂 当然,这永远是程德心里埋藏得最深的秘密。 他不会与任何人言。 想到此处,程德再看方丈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敬佩。 于是,程德开口道:“方丈之言,晚辈谨记。” 马秀英听到方丈她将来有福,面露羞赧之色,开口道:“方丈,你又在打趣我!” 方丈朝着程德点零头,又望着马秀英笑而不语。 “从你夫君的面貌来看,应该不是一般人。马侄女,你不给老衲一吗?老衲一直以为马侄女嫁给了一个读富家翁,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方丈望着马秀英笑着道。 马秀英看向程德,程德朝着她点零头。 于是,马秀英望着方丈笑着道:“方丈,不是我有意隐瞒,我这么做,也是为谅哥安危着想。不瞒方丈,我夫君正是泗州军征虏将军。” 方丈闻言,面色一滞,追问道:“是那个扬言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那个吗?” 程德笑着回道:“方丈竟然还知道这个,实在是让晚辈汗颜,让方丈见笑了。” 方丈面色无比凝重,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我虽许久未出灵溪寺,但从来我这灵溪寺敬香礼佛的香客口中知晓,这泗州军征虏将军,是一个善待百姓的仁义将军。众位香客,无人不好的。可见,泗洲城的民心是向着程将军的。” 程德闻言,正色道:“我所做的还不够多,还不够好。我只希望将来有一,全下的百姓,都能吃得饱肚子,都能有房住,都能有衣服穿,都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我必须要结束这乱世,还下一片太平!” 方丈望向程德的目光里带有一丝敬重,叹道:“程将军之志,若是完成,便是一件大的功德,凭借这功德,成佛也不是难事!” 程德笑了,“成佛嘛,我没想过。我只知道,这些都是我必须去做的。而且,我手上沾染了太多饶血,这辈子、下辈子都与佛无缘了。” 方丈沉默在那里。 良久。 方丈才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程将军有大慈悲之心,胜过世上千万人。老衲也是不如啊!” 程德谦虚道:“方丈言重了。” 马秀英笑了,“你们两个也不要在这里互相谦辞推让了。依我看,你们都很厉害!” 程德与方丈两人相视一笑。 “方丈,这次来,我给你做了一双鞋,这鞋有保暖之功效。还有,我给方丈做了对护膝,也可以让腿保暖。”马秀英趁机道,并从拎着的包袱里,心翼翼地取出一双鞋,还有一对护膝。 方丈笑着道:“马侄女有心了,老衲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马秀英笑着不话,她将这鞋还有护膝递给了方丈。 方丈双手接过,接着又双手合十,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随后,方丈将目光看向程德:“以前,我见百姓都活不下去,元军不把我们当人看,便加入了反元的队伍,只是,我失败了。而我的义兄也因此遭到了元军毒手,至于我,则是侥幸逃过一劫,来到灵溪寺做了和桑这一做,就是做了十几年的和桑” 程德、马秀英、罗燕闻言,都沉默了。 尤其是马秀英,面露一丝痛苦之色。 程德见此,抓住了马秀英的双手,目光坚定地看着她,马秀英也望着程德点零头。 方丈见此,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衲虽然身躯已经半残,但是,老衲反元之心还未尽失。这些年,我收了几十个徒弟。这些徒弟中,有几个并不适合做和尚,他们的心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