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它!  (第2/3页)
暗的密闭房间休息】    【6、卧槽!山羊rou是真的生rou啊!】    【7、和猿猴站在一起的时候不会被发现】    【8、人类是两只眼睛的,而且横着排列,分别在鼻子两侧,其余的都不是人类。人类的样子变了,说明在被“它”看着,要记住人类,不要相信不是人类的人类】    【9、笑着游览的游客不要答理,他们什么都没发现。寻找和我一样害怕的游客,他们是可信任的,他们已经知道了】    【10、感谢干涸的水母和溺死的大象;记住它们都是为了保护人类而死的】    【11、有出口,不在猿猴园区,不知道猿猴园区出去是什么】    【12、时刻记住自己是人类,不是动物】    ……    看完这张纸上的内容,颜云心的心突然开始快速跳动,身躯也为之一震。    原因很简单,这张纸上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不像那些用处不太大的“告示”,这张纸几乎每一条都有着重要的信息。    而且,正如金不欺所说,这张纸上的字迹和自己拿到的那张上是几乎一样的,应该就是同一个人所写。    不仅如此,从这上面的字迹工整程度也可以看出,这个人在写这张纸的时候,精神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说明受污染程度还不深。    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很明显是某一个游客在受到污染后,不断探索总结的。    这能够省去自己大量的摸索时间,也能够加快真相推理的进程。    没有犹豫,颜云心的目光重新回到纸张的最上方,从头开始阅读。    刚刚她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这次便是要仔细分析才行……    首先,从最开始的混乱词句就能看出,当时这个人还相信着自己能够逃出动物园。    她似乎是获得了很多信息,但又十分混乱,最终决定通过“写下来”这种方式帮助自己捋清。    而现在看来,这种方式的确有效,至少对于她理清楚头绪是很有帮助的。    作为她这一决策的受益者,颜云心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激……    ……    第一条……    【“它”】    这是到目前为止所有获得的信息里,首次提到了动物与人类之外的名词。    “它”是什么?    颜云心不知道。    但很明显,动物园和海洋馆里的一切,应该都是因为“它”。    而“它”……    应该就是一切污染的源头!    【猿猴和白狮子能看见“它”,水母和兔子能安慰“它”,大象和山羊是“它”的玩偶。】    在这里,基本上提到了迄今为止的规则里所提到的所有动物,这也就说明,这些动物都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猿猴和白狮子,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之前那张纸团上的话:    【前四头白狮子是猿猴】    这也就说明,“猿猴”和“白狮子”对人类来说是同为“友善阵营”。    然后是水母和兔子,乍一看似乎有些奇怪,因为在之前的推测中,水母的作用应该是和白狮子差不多。    但仔细想想,白狮子的作用如果是“压制污染”,的确不可能对“它”起到“安慰”作用……    相反,作为规则中提到的第一个动物,也是推测中被污染者发生变化后的第一种形态,“兔子”就像是“它”的使者。    “使者”替“它”做事能让“它”开心,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安慰”,这也就和水母能令人“心安”的能力产生了联系。    最后,是大象和山羊,根据前面的推测,它们都是深度污染的产物。    如此来看,说它们是“它”的玩偶,也就完全能说得通了。    因此,从第一条上能得到的新信息就有:    1、“它”的存在。    2、“水母”和“兔子”是有所关联的。    第二条……    【白狮子咬有救的人,白狮子咬没救的人。】    直接就说明了白狮子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咬人”这一举动。    其一,这个人受到污染,但还有救。    这应该是自己之前的那种情况,但有救的人被咬后,还是会成为“黑色工作服”。    其二,这个人受到了深度污染,变成了“兔子”、“大象”或者“山羊”,而且在动物园的《员工守则》里也提到,要将“逃跑的兔子”引到狮子园区,这应该就属于“没救的人”。    这种情况下,遇到白狮子或许便会被直接咬死,但还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