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清廷急了 (第1/1页)
在郑成功的规划下,军权被他牢牢掌握在了手里,民政中最重要的“财权”和“人事权”则是被洪旭,郑泰,卢若腾三人瓜分,分别代表着明郑体系中三股不同派系的力量。 中军下辖的四镇正在加紧训练,特别是“虎卫镇”和“骁骑镇”,这些兵马将是郑成功西征潮惠的主力。有了立足之地后,郑成功就不可能再每次打仗都带着全军出击了。 王秀奇统领的“右军”和黄山统领的“左军”在训练的同时,分别负责北面和东面的防御,多次拦截了清军斥候的试探,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 郑泰继续主管海外贸易,为大军赚取当前最重要的开销来源,并开始谋划在商业上为郑成功拉拢葡萄牙人,制衡西班牙人,打压荷兰人,最终垄断整个日国和南洋的海上贸易做准备。 而这位能力突出,但也贪腐严重的郑氏亲族,也将会在后续的改革中,成为明郑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奠基人,只是能走到哪一步,就看其能不能看清楚局势,改弦更张了。 洪旭主管民政中的屯田,道路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附属于军队的武器工坊,还有农兵的训练。其中“屯田”是今后军队最为重要的粮草来源,前途无限,权力也十分大,而农兵和武器工坊则是郑军战无不胜,越打越强的重要保障。 不过,他的权利很大程度上受到卢若腾的制约,两人在地方治理上只能通过密切合作来完成大部分事情,这确保了洪旭这样具有军队背景的“总理官”难以形成不受控制的独立政治小集团。 卢若腾所代表的明廷遗臣在明郑体系中几乎没有根基,是制衡郑氏亲族和明郑旧派军政势力的关键。在权力的运行和管理中,若是少了制衡,那离崩坏就不远了。 而且,这两人在漳南六县倒也是配合密切,洪旭负责唱黑脸,心狠手辣,卢若腾负责唱红脸,“忧国忧民”,两人一唱一和,很快将那些地方豪强,乡绅大族压服,确保了税赋和徭役的征收得以足额。 当然了,明郑短时间内毕竟是要争取士绅支持的,虽然手中有刀,态度强势,但许多事也必须要有限度,洪旭在处理和地方乡绅们因为征税征丁而产生的纠纷的时候,也得考虑影响。 而随着时间来到永历六年十二月初,李定国衡阳大胜,斩杀满清宗室亲王尼堪于阵中的消息更是已经传到了福建和北京等地,西南局势更加棘手,原本在郑成功的招抚问题上还有些摇摆的清廷风向顿时一转,顺治皇帝甚至亲自召见了郑芝龙。 郑芝龙在感激涕零之余,除了恬不知耻地表达了自己如出深渊的喜悦欢欣的同时,也连忙上表献计,想要帮助清廷出谋划策,招降郑成功。 这个时候,张名振和陈六御两部兵马在补充完基本的兵甲物资后,也当即打着鲁监国的名号北上,七八千大军,十分轻松就拿下了防备空虚的舟山,浙江再度震动,原本要进入福建的正红旗蒙古固山额真济席哈随即接到了陈泰率部留守杭州,不得妄动的调令。 而接到了顺治“极力安抚郑成功,不得使其趁乱生变”的指示后,陈泰只能暂时放弃施琅的建议,派出了早前已经抵达泉州的郑芝龙表弟,前明廷户部主事黄征明前往漳州城,再度招降郑成功。 “清廷终于急了!”郑成功摇了摇头,脸上戏谑一笑,然后把陈泰的招降信扔在了面前的桌上,扭头看着刚刚赶来的洪旭又笑了起来。 这一次黄征明终于见到了郑成功,不过不是以清廷使者的身份,是以郑成功表叔的身份来探亲的。而郑成功则是和对方抱怨起了清廷的背信弃义,让他想要尽孝都不得,还劝对方绝对不要轻易相信清廷空口无凭的许诺,除非对方给了什么凭据。 黄征明能被郑芝龙推荐而来,自然也不是什么小白了,郑成功话里的意思他也听明白了,两人拉了一会家常,相互倾诉了思念之情后,郑成功说清楚了自己的要求,黄征明则是完成了试探的任务。 洪旭被郑成功忽然召来,一时也不清楚对方要干什么,只是顺着郑成功的话说道:“李定国和张名振一个在西,一个在东,都取得了胜利,清廷在东南本就兵马紧张,此时还有分散,当然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 “这是咱们可以好好利用的地方,清廷不急,咱们恐怕就没那么容易钻得到这个空子。”郑成功阴阴一笑,随即又道:“念荩,你不是正为明年夏粮收割前,漳南六县百姓的口粮发愁吗?”
“藩主的意思是问清廷要?”洪旭脸上倒没有什么惊讶,他之前听郑成功说过取粮于敌的话,可总觉得不可能,而且清廷送过来的粮草,谁知道会有什么问题? “没错,清廷急着稳住本藩,这個时候本藩只要表现出议和的倾向,他们必然有应必求。”郑成功这个时候也不卖关子了,直接开门见山道: “刚刚本藩已经暗示黄征明了,让他向陈泰转达本藩需要封爵诏书作为凭据的要求,有了那个,想要到泉州,兴化征粮便不是难事。但本藩还需要念荩你的农兵一用。” 郑成功知道这个时候顺治小儿刚刚亲政不到两年,又恰逢大西军出滇,连战连胜,威望受到了极大打击,因此很想利用好郑芝龙这张牌来招抚郑成功这股强大的反清势力。 顺治虽然是满清的皇帝,但也是需要立威的。若是此事能成,顺治的威望便能进一步巩固,还能进一步拉拢汉人官员,制约满洲贵族,稳固皇权。 这是郑成功有底气设下议和圈套的原因,而且他准备和陈泰玩一玩文字游戏,要到满清封爵的印章和诏书,如此才能光明正大地去自己的“封地”征粮征饷。 “农兵?”洪旭一脸不解,“那些屯户才刚刚安置下来,便是到了明年二三月春耕前,恐怕集中训练也不过十数次,派他们去恐怕会误事的。” “十数次够了,而且也不全是都派农兵,还有卫戍五大营,本藩也会调一营兵马出来,然后再让水师配合,到时候也让清廷看看咱们有多虚弱!” “下官明白了,看到那些新兵充斥营伍,清廷才会放心下来。”洪旭也当即明白了郑成功的谋划。其实对于新兵而言,集中训练十数次已经不少了,至少有点军队的样子了。 不过,这只是第一层,要骗陈泰,施琅那样的聪明人,就得让他们自以为自己掌握了一切。而处于暗线的郑鸿逵,则是关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