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不粘锅 (第1/1页)
送走了郑世忠之后,郑成功随即将洪旭,甘辉,还有卫戍第一大营的营将苏茂召来,准备和这几人最后确定出兵泉兴,征粮征饷的安排。 张名振和陈六御三日前便已经将崇明大胜的喜讯传回了漳州,还有他们在崇明城内缴获的大量粮草军饷和俘虏的一千余名绿营军的详情。 郑成功对张名振的诚实汇报还是十分欣赏的,随即便让早已经收拾好眼泪的冯澄世继续往张名振军中渗透,毕竟有陈六御盯着,张名振也不敢在这样的事情上弄虚作假。 但问题是,崇明和舟山的克复,大量屯田的获得,以及那几艘实力远超清军水师的战船已经使得张名振有了不听调不听令的资本,这是郑成功在彻底收服这支军队之前,必须要留的心眼。 当然了,他对张名振也不是毫无控制力了,舟山崇明可不产兵甲弹药,也无法供应军饷,陈六御更是海战高手,张名振当前依旧是独木难支。 “清廷的大印已经到手,念荩,明年的军粮咱们不用愁了。”郑成功脸上露出了喜色,随即扭头看向了甘辉和苏茂: “本藩今晚便会拟好文书,你们各带一百五十艘船,四千兵马,北上征粮。甘辉你负责泉州,兴化附属州县,陈泰不好骗,还是得让亲丁镇去。苏茂你负责福州,福宁的附属州县,要让清军看出兵马不精。 另外,务必要约束大军军纪,只要各个州县府库中的粮草存银,任何敢违反军纪者,杀无赦。” 郑军的军纪可称南明第一严苛,不仅对兵,对将也是一样。只是原本历史上郑成功多次授意军队对平民百姓强征粮草,抗拒者更是多有杀戮,仅仅是漳泉二府,征饷便在两百万两以上,可谓繁重不堪。 “藩主,末将担心那些鞑子的走狗相互推诿,一直拖延。咱们到时候还是得动手才能征到粮饷。”甘辉皱眉道。 “末将也有此担心。”苏茂也紧跟着附和道。 “那就放心打就是了,若是那些狗汉jianian胆敢还击,就是破坏和谈,到时候不用咱们出手,陈泰自然不会可惜,本藩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少个脑袋可以掉。”郑成功笑了笑,又道: “你们尽管放心,这些家伙的花招多着呢,全都是官场上的不粘锅,只要你们够强硬,再给他们看本藩盖着大印的文书,他们自然懂得分寸,不会为了那点粮饷破坏和谈的,那可是死罪!” 甘辉,苏茂听罢,随即也都点了点头,他们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国姓爷既然那么说了,绝对错不了。 “不粘锅?”洪旭对于郑成功的计划倒是已经十分了解,他只需要准备好仓库存粮存银就好了,只是对这个词颇感兴趣,此时正在心中重复道,越想越觉得这个比方实在太妙了! . 北京的顺治皇帝收到告急之后,一时气怒,但此时南征的清军主力仍旧在宝庆和李定国对峙,陕西的吴三桂所部元气大伤,西北,江南等地的八旗驻军又稀释了一部分兵力,还有集中在福建泉州的陈泰,金砺所部近万八旗,北京一时根本就是难以派出兵马。 要知道,北京留守的这支八旗是轻易不能动的,北面的蒙古诸部同样在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联合起来作乱,顺治十分看重的多罗安郡王岳乐,此时正在筹备进讨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车臣汗的战事。 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又问询了洪承畴等,范文程等汉人大臣的意见之后,顺治最终还是决定从福建泉州调兵回防江南。 毕竟,比起江南,浙江两省,漳泉二府根本不值一提。无论最终“清郑议和”的结果如何,集中近万满汉八旗,上万精锐绿营在泉州对于全局而言,都是极其糟糕的部署。 好在,不久之后,顺治就收到了陈泰的喜报,郑成功已经答应和谈了,只是要一些时间处理好内部有非议的将领。而郑家内部,也已经打通,若是郑成功最后拒不受抚,内外夹击之下,也能使其元气大伤,无法大举进军泉兴等地。 而江南的局势在崇明兴复之后,也已经趋于稳定,但顺治除了让陈泰调回江南提督张天禄以外,还从河南调了一千余绿营进驻吴松等地。 张名振和陈六御一开始乘胜袭扰确实效果显著,但随着清军完善了部署,几次袭扰失败之后,为了避免重大损失,只能退守崇明城。 与此同时,陈六御还将那一千多名绿营兵俘虏送到了舟山采石,再将这些石料运回崇明加固城池,从岸上缴获的十几墩江防大炮也部署在了城墙上,颇有要将其修筑成另一个中左所的意思。 崇明城内缴获的大量粮草和军饷足以让这支明军水师撑到第二年夏粮收割,而崇明岛上有七万多亩肥沃的熟田,再加上舟山诸岛上的田地,夏能收稻麦,秋则有豆料,基本上能满足大军的粮草补给了。
. 郑鸿逵眼中发光,摸了好几次才舍得将顺治皇帝敕封的“宁海侯”大印放下,又小心翼翼装好后,才抬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施琅,一副小人得意的嘴脸幽幽道: “你们不要信大木的话,张名振就是他支援的,那两艘大熕船,还有那两门近三千斤的火炮,都是新造新买的,为的就是让你们分兵不得。 别看东山大战他胜了,但也是损失惨重,如今兵马虽多,但精锐不足。大木的算盘打得响啊,若是议和失败,陈泰集中兵力攻打漳州,他就领着大军退回海澄固守,然后让张名振攻打江南,让你们首尾不得相顾。” “不愧是郑成功,此计果然精妙,如今便是朝廷知道了,也根本破不了。”施琅虽然痛恨郑成功,但心中对这個年纪轻轻就手段不凡的前领导也十分佩服。 “侯爷,郑军的部署,还有各营各镇的主将兵力,兵甲装备情况你应该都能弄到吧,陈泰将军已经等急了!” 施琅通过郑鸿逵这条线得到了陈泰和顺治的重视,在清军汉将中的地位更是今非昔比,因此对面前的这个郑氏元老十分客气,他此时正想再接再厉,以取得更多成果。 “大木的行事风格你还不清楚吗?”郑鸿逵摇了摇头,苦笑道:“军队的部署,各营各镇的情况,老夫也很难摸清楚全貌,甚至洪旭,冯澄世这些人都不知道。 不过,如今苏茂和周全斌都得到了重用,周全斌据说还要被调到戎旗镇,还有一个虎卫镇,听说是全军披重甲,专门用来克骑兵的。” “虎卫镇?”施琅顿了顿,这条军情虽然模糊,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重大意义,“虎卫镇的具体情况,侯爷务必弄清楚,这或许是将来朝廷大军破敌的关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