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狩猎场,鞑靼人做猎物!给朕射杀!伴君如伴虎! (第6/6页)
冰封期,进入冬天,如何运输粮食?” “安置不了百姓,便养不了大军。” “陛下,老臣知道陛下收复天下之雄心,奈何河西、河套已经不是隋唐时期的了,过于残破,承载不了太多人口了。” 李贤苦笑:“陛下可令山陕多种树木,保护水土,慢慢滋养,多年之后,山陕还可能再现盛唐荣光,届时便是我大明返回河西之日!” 王文、林聪等人颔首,同意李贤的话。 “白圭,你怎么看?”朱祁钰问。 “微臣同意李阁老之言,收复失地不难,难得是治理,就算朝堂如今宽裕些,能支撑些年,过些年终究还是要放弃的。”白圭直言不讳。 粮食! 限制大明发展的,是粮食问题! “如果朕能解决粮食问题呢?”朱祁钰环顾众臣。 “倘若粮食不成问题的话,陛下莫说漠北,就算是全复大元领土,也无所谓!” 李贤笑道。 “陛下,粮食是重中之重,大元之所以统治如此广袤的疆土,是因为人少,蒙人不善治理,喜好杀戮,每到一地便大肆屠城,经常杀的万里无人烟,所以才统治如此庞大的疆土。” 白圭认真道:“但我煌煌大明不是,我大明善治理,每到一处,便行怀柔之策,繁齿人丁,用不了多少年便兴盛繁荣起来,而人口多了,吃食便不够了。” “是以中原王朝富庶,胡族贫瘠。” “白侍郎之言有理,陛下,大明仅靠两京十三省,却成为天下最富庶的盛世大国,全因明人勤恳,精耕细作。” 吕原发言:“而胡人粗忽,以为马上打江山,便要在马上治江山,最后一塌糊涂,灰溜溜退出中原。” 吕原言下之意,是说,若汉人家有余粮,就会疯狂生孩子,过些年孩子太多,吃的还是不够吃。 所以,他在劝谏皇帝,天下间其他土地贫瘠,让皇帝专注于两京十三省,就足够了。 中原王朝国祚二百年,原因就在这,人口太多,养不起了。 “诸卿说的都有道理。” 朱祁钰缓缓道:“传旨各地,搜寻可种植的植物,全部运送入京,朕亲自来培育!” “若大明没有者,可与西番贸易,只要他们有作物,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也给朕弄来!” “内阁,下中旨!” “天下各地官员,都给朕找,找不到的就降职,纳入下一次京察,知道了吗?” 朱祁钰寒着脸道:“找到的,此作物能吃能广泛种植,可赐金符!” “陛下圣明!” 百官叩拜。 寻找新的作物,推广种植,才是圣天子该做的事情。 当然了,若真有能吃的作物,早就有人进献了。 皇帝愿意折腾,就随他折腾吧。 朱祁钰其实想找玉米,但不知道玉米有没有传入大明,反正弗朗机人一定有。 “再给商人下旨,进献作物者,准其一子入科举!”朱祁钰这招够狠的。 和西番交易频繁的,都是走私商人,若给他们一个官身做做,指不定能激发其积极性。 “陛下,商人去哪弄来的作物?”傻乎乎的俞山开口了。 说完就后悔了。 见其他官员都低头不语,显然这是个马蜂窝,心照不宣的。 估计就骗皇帝呢! 殊不知,皇帝心中有数。 这就有点尴尬了,更尴尬的是,被某个傻瓜戳破了尴尬。 “等他们弄来,你就知道了,千万别小瞧商人的力量,若有三倍的利润,商人就会发疯的。” 朱祁钰话音方落。 李瑾和梁珤激动地来报功。 二人猎杀一样的人数,并列第一。 “好!你二人各赏五百匹战马!” 朱祁钰心情不错,让群臣退下,把方瑛、梁珤、宋杰、宋伟、李瑾召集起来问话。 “方瑛,你先说说,征兵情况。” 方瑛呈上来一本奏章,上面删删减减,显然是经年累月写的,有点像是日记。 朱祁钰皱眉:“怎么才征了三万多人?” 方瑛看了眼梁珤和宋杰。 “启禀陛下,这段时间,大概超过二十五万流民汇聚京畿,微臣优中选优,再加上,征兵处非臣这里一处,所以才征募这么多兵卒。” 朱祁钰明白,方瑛内涵梁珤、宋杰、李瑾呢。 九门提督府、侍卫军、养马军,也要优胜劣汰,淘汰一批老弱,再从流民中招募一些。 尤其是九门提督府,朱祁钰答应梁珤随便征兵。 当时朱祁钰认为,京营会全都死在宣镇。 所以敞开了征兵。 结果于谦送给他一份大惊喜,京营损失不多。 “你征了多少?”朱祁钰问梁珤。 “启禀陛下,微臣征募了一万四千人,九门提督府实额两万五千人!” 梁珤用个词,实额。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宋杰和李瑾。 侍卫军和养马军,以淘汰老弱为主。 都各自招募了一些,并不多。 实额均有一万人! 朱祁钰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 忽然,话锋一转! “在朕这里,不能把朕的军队给搞烂了,喝兵血什么的,朕劝尔等趁早收手,没有的引以为戒,有的趁早收手,朕不过问也不追究。” “从今天开始算!” “以后若是被朕知道了,多摸摸自己的脑袋,省得到时候就摸不着了。” “臣等绝对不敢!”方瑛等人跪在地上,额头冷汗涔涔。 皇帝是敲打他们,别内斗。 朕刚有羽翼,若谁内斗,伤到了朕的羽翼,就别怪朕无情了。 尤其方瑛,他先挑起矛盾,含沙射影。 此刻瑟瑟发抖。 真是伴君如伴虎。 六一快乐!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