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朕不怕功高盖主!就怕你们没本事! (第3/6页)
很多官员都发表意见。 都大差不差。 朱祁钰微微颔首:“朕不打算用银锭子,一来不方便,交易时需要用秤称重,再用剪子剪断,这样损耗很大,一般百姓人家承担不起;” “二来就是携带不方便,朕带着银锭子出门,放在身上扎得慌,放在锦囊中又坠得慌。” “朕打算压制银币,每一枚银币固定面额。” “比如一两的银币、二两、五两,十两。” 皇帝原来要铸钱啊! 铸钱肯定是往里面掺水,赚火耗糊弄百姓的。 “陛下,请听老臣把话说完!” 胡濙立刻站出来反对:“陛下,内帑虽然宽敞些,但请陛下切莫浪费银两!” “一来,白银昂贵,我朝并不盛产白银,市面上的白银皆是从夷人贸易得来。” “但老臣估算,夷人恐怕也没多少白银,老臣曾亲自见过那些夷人,他们说的国度,非常狭小,怎么可能有无数白银令其挥霍呢?” “张尚书言之有理,一旦贸易断绝,我朝一定会出现银荒,届时朝堂如何应对?” “二来,陛下要压银币,陛下算过火耗吗?银子火耗,每两银子会损失二三钱银子,压成银币后,银子缩水,朝堂亏惨了。” “三来,若陛下压出精美的银币,只要面世,就会被市井商人抢购一空,然后埋进土地里,陛下的内帑,能顶的过商人抢购吗?” “四来,陛下想压币有赚头,就要往里面掺东西,掺得多了,价值自然就下来了,到时候口碑崩塌,和宝钞无异。” “陛下,倘若出现上述四种情况,朝堂上的钱,顷刻成空,会发生什么事情?” 胡濙恭恭敬敬磕了个头:“陛下,此事绝对是贻害万代的事情,请陛下绝不可再动此念头!” 胡濙说的有道理,但他并不知道,夷人的钱来自美洲,美洲白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且,离大明最近的倭国,就富有银矿。 缅甸富有金矿。 但胡濙有两句话说得对,火耗太多,明人喜欢贮藏银子,内帑的银子根本不够做准备金的。 “老太傅快快请起,此言是朕灵光一现,所以拿出来与诸卿讨论,说对说错朕皆赦无罪,诸卿畅所欲言。” 朱祁钰笑道:“朕打算强征民间之银,强制压成银币,再流通回民间……” “陛下呀!” 胡濙翻个白眼:“若老臣去抢内帑,您会怎么办?会杀了老臣啊,朝堂若派兵抢百姓家中钱财,那不是官逼民反吗?” “不是抢,是号召百姓把银子拿出来,兑换成银币。”朱祁钰很天真。 “陛下,就算衍圣公重生,也不能让天下万民放弃戒备之心。” 胡濙无奈笑道:“敢问陛下,这是哪个祸国殃民之辈,告诉您的,老臣请陛下杀之!” “此策,必使大明江山动荡,大明顷刻崩塌!” 朱祁钰表情尴尬,这是他前世看到的。 却忽略了人心。 自古以来,百姓对官府根本就没有信任,只有戒备之心,所以让他们拿出银子,就是在逼反他们! “诸卿,此策不行吗?”朱祁钰有些不甘心。 李贤、张凤等皆摇头。 “若大明遍地是银子,此策尚可一用。” “如今银钱短缺,市场上尚是钱荒,如何浪费火耗去压什么银币,舍本逐末……” 胡濙见陛下心诚,于心不忍道:“陛下,您可让工匠压一枚银币出来,看看会损耗多少银子?您再让计相计算出来。” “至于让百姓拿出银子来,您最好打消此念头,大明不能乱啊!” 胡濙松了口气,幸好陛下没强制执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和压银币比起来,整饬束脚陋习还靠谱一点。 让阁部出个条陈来,缠足必须从官方角度否认,至于民间如何,移风易俗并不容易啊。 “罢了,朕再想想。” 朱祁钰意兴阑珊,本想用银币,攥住铸币权。 其实想想也挺可笑的,铸币权一直在朝堂手里,无论是银锭子,还是银币,本质都是一样的。 重臣反对主要原因,是大明银子少! 想让他折腾,就得银子多。 但他冒出这个想法,其实是想做大明银行,把货币牢牢抓在手心里。 偏偏这个时代的银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传旨市舶司,加大和夷人贸易,多多赚银子!” 朱祁钰便宣布退朝,忽然停下脚步:“对了,那些被打发出去的宫女,家人再找女儿送进宫中,不要小脚的,也不要旁系的,自己想办法。” 那些官员呜呼哀哉,本以为躲过大劫,不想还是没躲过去。 回宫的路上一直在琢磨。 宝钞肯定不能用了,得多多储备银子,胡濙说得对,一旦铸银币,被商人兑走,再铸再兑,最后内帑的银子一定会被兑空的。 货币总要改革的…… 等等,发行银票啊! 做钱庄、票号啊! 他确实舍本逐末了,做大明银行,也可从票号开始啊,用八百万两做准备金,银行肯定能开起来。 归根结底,他想钱生钱。 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就是要比天下人都有钱,才能支配天下。 到了勤政殿,朱祁钰神游天外。 匆匆用了膳食。 他便开始批阅奏章。 “皇爷,李佥事到达京城了,正在宫门外候着。”冯孝低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