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朕想听到,湖广熟天下足! (第4/7页)
极高,不像以前那般,出了事就怨这骂那的,现在是直接出对策,共同商议后,直接下圣旨。 朱祁钰微微点头:“王卿此言甚是,朕也以为满都鲁是虚晃一枪。” “一来是彰显武力,二来是趁机占点小便宜。” “张固率领解烦军入驻蓟州,蓟州镇约有四万五千人。” “又有长城、城池之险。” “朕以为,大宁破不了……” 但皇帝没说完。 胡濙便跪在地上:“陛下,大宁危及京师,不能出丝毫差错,微臣请陛下遵循阁部意见,调于太保入蓟州,大宁绝不容有失!” 于谦手下的兵丁是人,从山东走到蓟州,打完仗,再从蓟州走到辽东,还要打仗。 估计会怨声载道,都有哗变的可能。 也就于谦震着,但令他们开关和喀喇沁野战,想都不要想。 等于说,只能被动挨打。 “若把河南备cao军调入大宁呢?”朱祁钰试探性问。 他这样做,等于把京师置于虎口之上。 “陛下,忍一时之气罢了,等明年兵精粮足,大可以横扫草原。” 胡濙苦笑道:“您不是想纳辽东入大明领土嘛,明年就可以兵出长城,打喀喇沁,打兀良哈,收朵颜三卫之地。” 朱祁钰眼睛一亮:“老太傅,此言当真?” “只要陛下谨守大宁,老臣便同意!”胡濙也下血本了。 现在,国力远不如正统年间。 正统朝,历经四代圣君,国库充盈,兵精粮足,满朝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可朱祁镇兵败土木堡,家底都败光了。 如今才过去八年,国库刚积累点粮食,年初宣镇大捷,又打光了。 好在皇帝够冷静,只要朵颜三卫之地,守住险要地势而已,大不了再过几年苦日子。 起码要息了皇帝将京师陷入危及的心思,京师绝对不能动荡,必须牢牢守卫。 “若拆分于谦手里的京营呢?”朱祁钰还不死心。 他认为,满都鲁没有实力打破大宁。 蓟州镇虽然兵少,但距离京师近,京营随时可驰援大宁。 所以他想让于谦去辽东,去打喀喇沁部。 把喀喇沁部打退,然后趁机袭扰兀良哈,兵势北进,尚有余力。 这样做的弱点,就是京师无兵可守,一旦大宁被破,京师就危如累卵,天下又有倾覆之危。 “绝对不可!”胡濙打死也不同意,不能再来一次兵围北京了,哪怕是有这个可能性都不行! 阁部重臣全都跪下。 奉天殿所有朝臣都跪下,不准皇帝任性。 上一次这么任性的皇帝,就是朱祁镇,不听群臣劝告,非要御驾亲征,结果被俘了吧。 “好吧,朕听阁部的意见。” 朱祁钰叹了口气:“传旨,令于太保率兵入大宁,驻守大宁。” “传旨李贤,情急之下,可调驻守山东的白眊、背嵬、飞熊三军,协防辽东。” “陛下圣明!”胡濙松了口气。 阁部都松了口气。 这是最佳答案,大宁绝不容有失。 哪怕辽东被打破了,也要守住大宁。 大宁在,京师就不会有危险。 “令李贤去收买兀良哈人、女真人,只要他们能在后面给喀喇沁部压力,朕便加大贸易额度。” 朱祁钰斟酌道:“卖武器给他们。” “陛下……”王伟动容。 皇帝为了解李贤的压力,连武器都肯直接卖。 “卖!” 朱祁钰咬牙:“用喀喇沁的人头来换,朕不要钱,也不要马,就要人头!” “除了火器,所有武器都可以卖!” “陛下……”王伟想劝。 “王伟,朕知道武器不能轻授。” 朱祁钰摆摆手:“但李贤、曹义不容易啊,面对的是五万精兵啊,能守住就是大功一件了!” “朕得给他们希望,不能让他们认为,中枢放弃了辽东,辽东百姓也要有希望,才能坚持下去。” “告诉曹义,这一仗打完,就给他封侯。” “李贤也可选择回中枢,也要晋位。” “告诉他们,朕理解他们的难,也允许他们战略性后退,只要守住辽东,就是大功!” “再从京中解送一批钱粮过去,多多赏赐给军民,给他们吃顿饱饭,若不幸战死,也算中枢一点心意了。” 朱祁钰咬着牙道:“这笔账,朕早晚要算!” “陛下圣明!”朝臣跪下。 带过兵的文臣武将,都知道一个道理,在前线打仗不难,难的是如何令皇帝信任。 当今皇帝最大的优点,就是绝对放权,战时给予最大的信任,绝不指手画脚,胡乱决策,外行指导内行。 “让李玠、曹振亲自去传旨。” “也看看他们的父祖,戍守边疆有多难,以后好用心为朝堂效力。” “告诉李贤、曹义,朕在朝堂上,关心着他们呢。” “也告诉辽东百姓,朕不会放弃他们。” 朱祁钰叹了口气。 终究是摊子铺得太大了,导致兵力捉襟见肘。 可不能再征兵了,大明每年产的钱粮是有数的,丁口也是有数的,再多的话,朝堂钱粮就不够用了,民间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