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朕没儿子,就要带着大明去死!士绅的根本是什么? (第1/6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175章朕没儿子,就要带着大明去死!士绅的根本是什么?“辽东改省后,就在漠北设两个都司。” 胡豅缓缓道:“以迤都为界,横向切割成两半,靠近大明的叫绥远都司,迤都以北则叫捕鱼儿海都司。” “绥远这个词,令人不具有归属感。” 王竑道:“此地自古便是胡人之地,对大明归属感极低,不如起名汉州都司,以后撤都司改省时,就叫汉州省。” 汉州。 说明此地自古便是华夏领土。 朱祁钰点头:“就叫汉州,所有地名,全部改为汉名,所有异族的文字,全部销毁,建筑全部推倒,重新建,不计任何代价!” “陛下,这里面有涉及到了信.仰问题。”叶盛苦笑。 “伊教非华夏宗.教,朕不允百姓信其教!” 朱祁钰认真道:“禅宗佛教、喇嘛佛教、道教皆是我华夏宗.教,朕知道蒙古人信喇嘛教。” “既然同根同源,信仰喇嘛教,中枢是支持的。” 朱祁钰眼珠一转:“蒙人好战,统治不易。” “就从乌斯贜多多请喇嘛,去漠北都司传教。” “在草原上,三里建一座小喇嘛庙,五里建一中喇嘛庙,十里建一大喇嘛庙。” “让漠北百姓全都信仰喇嘛。” 朝臣一愣。 “陛下是用喇嘛教控制漠北?”叶盛直言不讳。 “禅宗佛教过于温和,又有诸多限制,漠北诸族不愿意受其限制,所以难以发展。” 这也是朱祁钰一定要控制住乌斯贜的原因。 乌斯贜必然是大明的一部分。 “陛下,一好不如众好,独乐不如众乐。” 叶盛斟酌道:“您用喇嘛教控制漠北,倘若乌斯贜动乱,您如何派兵平定?” “一旦派兵,其漠北信徒会怎么想?” “还有,本来乌斯贜地寒人穷,哀求着归附大明。” “一旦有了漠北胡族加成,他们会不会滋生出野心,想脱离大明独立呢?” “咱们的兵不适合雪山气候,没法在上面长待,表面统治,实则放任自流。” “一旦有变,我大明如何应对? 朱祁钰认真思考,叶盛说得还真有道理。 “所以,请陛下把佛道同时撒播去草原上!” “您担心其教义,那咱们就改其教义。” “根据漠北诸族的生活习性,改变佛道教义,从佛道之中发展处一脉来。” “倘若漠北人全信奉喇嘛教,喇嘛的地位必然水涨船高,终有一日难以压制。” “可如果,漠北人信仰千奇百怪。” “漠北永远是一盘散沙,再也扶不上墙了。” 叶盛娓娓道来。 朱祁钰眼睛亮起。 朝中重臣,个个老谋深算,偏偏心思不用在正事上,就想着内斗,只要能团结一致,大明就是世界最强的。 “好!叶盛你这个办法好!” “朕会让巡捕营延请天下名僧名道,齐聚京中,共编新教义,再创一派。” “然后令他们各自分出一支来,去漠北立足。” “不止要用信.仰控制漠北。” “还要在文化上,消弭蒙古人的存在,化蒙为汉。” 朱祁钰幽幽道:“令北孔,拆分出二十房来,迁去漠北各个城市,教化漠北。” “虽设都司,却和省份一样,由军机处直管。” “诸卿有没有提议人选?” 漠北毕竟荒凉,把朝中重臣放去,他可舍不得。 王复却道:“微臣建议扬州知府王恕。” 王恕? 这位是正统十三年的进士,能力显著,允文允武,是朱祁钰一直着重培养的人才。 “王恕不错,但贸然提拔他做都指挥使,怕是会遭人诟病。”朱祁钰斟酌道。 “陛下,老臣有个人选,可以辅佐王恕。”胡濙忽然道。 “说来。” 胡濙略微犹豫:“坐牢的丰庆!” 朱祁钰眼睛一眯,这个丰庆,在易储风波之中,和林聪、叶盛一起力劝皇帝不要易储。 原主对林聪、叶盛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偏偏把这个丰庆丢进大牢,关到了现在。 因为丰庆言辞激烈,不断拿景泰帝和朱祁镇做比较,把原主惹怒了,又杀不得,眼不见心不烦,直接丢进大牢。 “让他去做王恕的副手?” 朱祁钰在揣测胡濙的心思。 胡濙不会无缘无故,提出这个人的。 “回陛下,丰庆此人素有清名,为人老持稳重。” “陛下放权令其治理民务,人尽其才。” 胡濙道:“何况,此人乃罪人,若政绩考核不合格,再抓入大牢即可。” “也对,让他在大牢里吃干饭,不如让他去给朕卖命。” 朱祁钰目光闪烁:“贬丰庆为匠户,封其为汉州都司都指挥同知,梁瑄为都指挥同知。” “指挥佥事由朝堂拟定。” 胡濙把丰庆放出来,就想扶持朱祁镇的势力,制衡皇帝。 皇帝想扶持军功集团。 文臣就扶持朱祁镇集团。 梁瑄是梁珤的堂兄。 “捕鱼儿海都司都指挥使,朕想调李秉去!” 李秉是非常有能力的,如今宣镇重建有条不紊进行,又有王来等众多能臣坐镇,稳如泰山。 之所以选李秉坐镇捕鱼儿海,是因为这片土地随时都可能打仗。 必须得让一个允文允武的人坐镇才可。 派武将去,文臣不会放心的。 干脆就让李秉去。 “俞山和古镛去做都指挥同知。” “指挥佥事朝堂来定夺。” “朕即刻下旨,令天下罪人,填充边塞。” 朱祁钰迫不及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