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 你们这群宗室渣滓,统统革除玉碟,给朕去戍边! (第4/7页)
br> “按照妃位给一应用度,多挑些懂事的人去侍奉。” “任何人不许怠慢!” 朱祁钰叮嘱一番,冯孝会让她从宫外把贴身宫女接入宫来伺候的。 开始锻炼,吃饭。 然后上朝。 早朝上。 先讨论了广西事。 但朱祁钰只要放权,从来不插手,只是听了听奏报而已,没有做出回应。 “诸卿,方瑛、朱仪、朱永坐镇两广,不必担心。” “侯大狗也乱不起来。” “当务之急,是北方三个都司。” “尤其汉州都司,必须立刻占下来。” “令天下卫所,抽调一批人来,移入三大都司。” “令玄甲军北上,驻守汉州。” 朱祁钰沉吟道:“朕在想,如何快速归化漠北呢?” “李贤、王恕、李秉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朕相信他们。” “但中枢也不能坐享其成,总该做点什么。” “朕之前说过,要把地名换成汉名。” “可咱们汉人起名能力堪忧啊,就说京畿,通州、顺义、怀柔、密云……” “这名字,好记却难听。” “彰显不出我朝的霸气。” 没错,看看地名就知道,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江南、广西、广东,起得都这么随便。 “陛下,这些都是古名啊,寓意源远流长,哪里难听了?”胡濙理解不了,他认为地名简单好记,富有寓意。 唯独不浪漫,没逼格。 “诸卿,你们想过没有。” “我华夏诗词歌赋,文采斐然,雅俗共赏。” “既然没有地名,何不由我们创造出新地名。” “人杰地灵。” “有个好听的地名,只是第一步。” “还需要让这个地名有文化、有历史。” “就如中原城市,历史源远流长,诞生出来无数文人墨客、文臣名将,这才铸就了城市的厚重。” “既然都是新地,那咱们就改变历史,将诗人词人文学家,乃至我华夏杰出文臣名将,杰出君主,将他们的名字、历史、文化,融入新地区。” “也许一代两代人,还不会接受。” “只要过了三代,他们就会知道,这个地方,诞生出令世人敬仰杰出伟人。” “一旦此等观念深入人心,他们就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华夏人!而非异族!” 朱祁钰停顿下来:“诸卿都是学富五车之辈,今日朕就允许尔等,改变历史。” “将照耀华夏的无数先人,放在新的地区上。” “用他们的杰出成就,来命名此地。” “再从诗词歌赋中去挑,每一座城市一首诗,刻在城门之上,让百姓知道,这首诗是给这座城市写的!” 华夏的地名,会让人觉得没文化。 朱祁钰就要改变地名,让地名变得有文化。 华夏四千多年历史,最不缺的就是璀璨文化。 “陛下此计甚妙!” 叶盛高声道:“我华夏四千四百年历史,随便挑出一个地方,就有无数名人志士,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莫说填满区区漠北,就是填满天下,那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就是我华夏文化!” 叶盛这句话带着nongnong的自豪感。 而且,朝中哪个不喜欢舞文弄墨,写不出千古诗篇,但写几句优美、有逼格的话,那还不手到擒来? “陛下!” 胡濙出班:“此皆是术,非道也。” “名字起得再好听,也得守住才是啊。” 胡濙直接泼冷水:“何况,您将我华夏伟人送去蛮夷之地。” “后人读史书时,只会一头雾水,反而弄不清楚我华夏伟人,究竟是出生在何地!” 朱祁钰并没生气,反而点点头:“确实,华夏文化,是四千四百年来无数先人,为我们编织出来的。” “就写此人曾在此城居留。” “然后写下壮烈诗篇,亦或是,做出了杰出的事件,如某某战役,等等。” “诸卿酌情编吧。” “每一座城池,都要编出,都有我华夏人留下的足迹。” “一定要优美动听,却还要厚重深远。” “朕会令人刻在城门上。” 朱祁钰根本就不担心守不住的问题。 三大利器在手,鞑靼又被打光了,连这还守不住的话,他朱祁钰直接退位让贤算了。 “陛下,当务之急是移民。”胡濙又道。 朱祁钰瞥他一眼。 今天这老头吃枪药了吧?攻击性咋这么强呢? 心里有气儿吧? 朕临幸了他孙女,给让这老头整破防了。 哈哈! “朕已经令人迁居了,士绅不愿意去新建的都司,那就留在长城内,万全都司和辽东都缺人。” “至于各省的罪人,全都往汉州都司丢!” 朱祁钰敲动手指:“朕打算派兵,各地剿匪,再将地方各城乡的地痞流氓,全都抓起来,丢去汉州!” “内阁拟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