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溺杀女婴,灭绝人伦,脸上刺字,全家流放! (第4/6页)
br> “天下承平百年,人口为何不激增?” “就是溺杀女婴开始的!” “朕就要下严旨,谁敢犯,就流放谁家!脸上全刺上‘女’字,羞煞他们!” 流放可以,刺字就太难看了吧。 毕竟,人家杀的是自家女儿,凭啥犯罪? “请陛下息怒,听老臣一言。” 姚夔低声道:“丁口,乃是国朝之本,重之又重。” “天分阴阳,人分男女,乃是天地之道。” “若男多女少,自然难娶媳妇,娶媳妇的价钱也会随之增长。” “老臣以为,陛下处罚流放是可以的,但不应刺字,过犹不及。” “而流放也要就近流放。” “比如浙江之民,流放去福建。” “福建之民,流放去澎湖。” “江西之民,流放两广。” “南直隶之民,则填充两湖。” 若都往西南流放,怕是会造反的。 “而且,流放以三年为期。” “若愿意在本地安家落户,则分田分房。” “若不愿意,则归还全部家产,返回原籍。” “同时,朝堂设立育婴院,一些不愿养的女童,则送入育婴院里,朝堂花钱供养。” 姚夔做事,老持稳重。 朱祁钰高看他一眼,当初没杀他,果然没错。 “育婴院当设,内帑出钱。” “朕担心地方不能养好孩子,全部送入京师来,在宫外开辟一片地方,朕来养着。” “女孩朕也养着。” “不管多少人,朕都掏钱养着,警告地方,婴孩运送入京时,不能出现意外。” 千万别以为这些孩子没用。 尤其是女孩,等养大了,统统进入锦衣卫里培训,培养成间谍,然后赐婚给天下臣民。 用以监听臣民。 再者,还能培养出属于他朱祁钰的人才,现在好处凸显不出来,等个十年八年,好处就来了。 “陛下仁慈。” 朝臣山呼万岁。 姚夔想劝,毕竟养这么多人,是要花钱。 但转念一想,皇帝有钱呀,留着干什么?不如让皇帝花掉,养着婴孩,还是大善事。 “此事就交给布政司吧,姚卿来主持。” 朱祁钰道:“尤其是育婴院,可在布政司下设一个局,专门负责此事。” “老臣遵旨!” 姚夔磕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诸卿,以前朝堂不敢鼓励民间生育。” “甚至害怕。” “因为历朝历代之乱,都是从人口众多,食不果腹开始的。”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肯定是要造反的。” “所以朝堂害怕人口太多,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出现王朝更迭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人口超过了土地承载力。 然后开始厮杀,杀到人口崩盘,改朝换代。 二百多年,就是一个轮回。 如果朝堂鼓励生育,这个轮回就会加速,一百五十年左右,人口就会到临界点,快速走入崩溃。 “但朕不怕。” “因为朕手里有三宝在手,朕还能从国外购买粮食。” “朕还要拓宽汉人的生存空间。” “所以,朕非但不怕,还需要大量的人口。” “人口广袤、丰盈,才能充实地方,才能将新地永远占住,变成汉人疆土。” 问题是,人口总是会达到临界点的。 王朝走向灭亡是一定的。 朝臣并不知道,工业革命会带来什么。 朱祁钰却知道。 有了儿子,就想让儿子健康成长,必须发展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和中医结合,才是医学的终极奥义。 所以,他要加快工业革命的进程。 “陛下,三宝到底能亩产多少,终究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国朝种子稀少,需要大量的时间验证。” “若中枢贸然鼓励民间生育,万一三宝无用,民间人口激增,国朝该何去何从?” 胡濙的话很有道理。 初代玉米,到底亩产如何,如何普及种植,都是未知数。 乐观点说,十年时间,能推广全国。 可是,植物适应土地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不断改良的,这个过程没办法忽略。 让玉米种满整个大明,恐怕需要三十年的时间。 “老太傅所言甚是,若朕收交趾之土呢?可否够增加一千万人口的肚子?” 朱祁钰压根就不考虑安南人的死活。 “陛下,若收三宣六慰所有之土,应该才够。”胡濙也没考虑。 盖因安南等地尚属于莽荒状态,没有被开发。 像中原地区,也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开发,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如西南、东北都没得到充分开发呢。 朱祁钰颔首:“那就暂且作罢,只是女婴之事,朝堂必须重视。” “陛下圣明!”胡濙磕头。 奉天殿气氛轻松。 皇帝和大臣讨论国事,殿内殿外都有朝臣谏言,气氛融洽。 而在江西。 陈家析产结束,竟挖出来1700多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把沙铉吓到了。 陈家的祖宅里,竟藏着这么多银子! 若让他来抄家,也绝对抄不出来全部,陈家太会藏银子了。 合计2500万两银子。 举族上下平分,迁走的一支,为钦州陈氏,分得1250万两银子。 金忠收到消息,失声道:“陈家有这么多钱?铅山费氏,又该有多少钱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