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0章 陈友死,陈友案终结,紧箍咒再生效 (第5/6页)
div id='gc2' class='gcontent2'> 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 就是让于谦和姚夔等文臣,形成了对立关系。 而这一切的好处,最终受益者都指向了一个人,远在南京的皇帝! 十天之后。 南京的皇帝传来圣旨:“陈友功劳为真,封赏不变,仍为沙州侯,加赐三世世券,由其嫡长子承袭爵位。” “待明军攻克吐鲁番后,在吐鲁番为陈友修建一座雕像,在哈密、吐鲁番建庙享香火,永久纪念陈友之功。” “御史秦纮,纠察不明,但其身为科道言官,有纠察天下之权,此乃分内之事,罚其三年俸禄,贬去交趾做知府。” “监察使周洪谟,用人不明,无识人之能、无辨功之手段,降为监察副使,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个月。” “内阁首辅于谦,处事武断,置功臣枉死,夺其内阁首辅之位,但朕不在中枢,仍需阁部辅政,于谦暂在内阁处事,但不可一言而决,再遇要事,由阁部重臣,投票决定。” “陈友案此虚无有,乃科道言官之失误,科道言官将以儆效尤,切勿再犯。” 看到圣旨。 周瑄全明白了。 陈友是死得其所,用死来保住侯爵,他儿孙不孝,难以再造功业,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儿孙攒一个爵位。 于谦呢,作为邢国公,却占着内阁首辅的位置,挡了很多人的路了。 所以于谦被夺职。 而浮上水面的于党周洪谟,则被皇帝直接贬职。 似乎所有官员中,只有他周洪谟被处置得最重,盖因他本是皇帝提拔上来的,却往于谦怀里凑,所以皇帝给他当头一棒,让他好好清醒清醒。 秦纮看似贬谪,其实是去交趾施展抱负去了。 也就说明,这秦纮是皇帝的心腹。 可陈友案,为何从秦纮而始呢?秦纮是真的秉公直言,还是被谁收买了? 复盘整个陈友案。 刚爆发时,皇帝也被打个措手不及。 看皇帝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调林聪的时候,顺便调走了王伟。 于谦能控制西北,靠的就是党羽王伟。 调走王伟,断了于谦一臂,让于谦炮制的陈友案,无法继续,因为没有王伟,于谦也控制不了吐鲁番。 这样一来,陈友回京的路上,就不受王伟控制了,就转而受皇帝控制了。 皇帝调走王伟后,就动用了心腹李实。 在内阁里,让李实出来做副审的是耿九畴。 于谦并没怀疑过李实,因为在汉宗案和妖书案中,李实不显山不露水,并未完全站队。 可在关键时刻,李实站在皇帝这边,给于谦致命一击。 李实说服了陈友自杀。 陈友自杀,导致陈友案不攻自溃。 皇帝大获全胜。 在南京的朱祁钰,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将星陨落啊。” “朕当初答应过陈友,告诉他,要让他亲自掌兵,收复他的家乡,朕要以他的家乡为名,给他封侯!” “朕食言而肥了。” 名将肯定是多多益善的好呀,陈友打仗,虽然算不上什么名将,但也是良将一枚。 “皇爷,您也成全了他。” “若继续查下去,八成连伯爵都保不住了。” “经过此案,陈侯再努力,怕是也无法掌兵了。” “与其病死塌上,不如为国靖忠。” “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冯孝安慰皇帝。 “是啊,就算查明他是无辜的,也复起无望。” 朱祁钰轻叹:“中枢不会相信一个有污点的人的,再说他今年七十九了,还能活几年啊。” “他临终时可有遗言?” 冯孝摇了摇头,这等小事,谁会听一个罪人的遗言呢? “罢了,上个好谥号吧。”朱祁钰也不想了。 上谥号的权力,在文官手里,皇帝可管不到。 这是他在南京,和在北京的于谦过招。 陈友不过是牺牲品罢了。 “陈友一死,吐鲁番又丢了,可惜了。” 朱祁钰叹息:“给内阁去旨,挑一个名将去甘肃掌兵,寇深岁数也不小了,不要在前线奔波了。” 冯孝目光一闪,皇帝是担心寇深的身体吗? “再从宫中派人,安抚讲武堂诸生的情绪,切勿因噎废食,当学好本事,以待日后。” 冯孝瞳孔一缩,皇帝这是要借讲武堂诸生的手,削了于谦的荣光。 讲武堂的学生,日后会成为军中的中流砥柱。 陈友的死,可谓一石二鸟。 他忽然有点恐惧于皇帝了。 皇帝很少露出真面目,只有特殊时候,才会偶然露出真容…… “这南京的天儿啊,是太热了。” 朱祁钰一个北人,真的住不惯,受不了南方的夏天。 而在交趾,交州。 方瑛叩接圣旨,圣旨对方瑛的功劳大家肯定,钦封为交国公。 大明第四个国公诞生。 用交字,来彰显他方瑛的战功。 原河内,就是现在的新交州,塑造了方瑛、陶成、夏埙、边永等人雕像,和安南王宫遥遥呼应,杀人诛心。 安南、占城王室的宝物,都送去北京了。 据说皇帝打算建个园子,摆放战利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