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3章 使团抵达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 (第1/6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313章使团抵达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在暹罗。 边永居住在暹罗,已有两年了。 以前,大明和暹罗并不接壤,暹罗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奉大明为宗主国,其实是扯着大明虎皮为自己谋利益。 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和暹罗接壤。 而且,大明名声不好,明人擅屠,令暹罗上下畏之如虎。 明皇更是霸道,强令暹罗派人为其耕种,又派人来暹罗勒索粮食,如今又欲索要奴隶。 暹罗朝堂上下,皆对明人十分气愤,皆扬言要和大明打一仗。 而高宗本打崩城防军的余威,已经散去。 暹罗人记吃不记打,又觉得自己行了。 闲暇时间,边永写了一本《交趾雨季居行指南》,在暹罗没法刊印,他就派人将手稿送到交趾,请夏埙帮他刊印。 他和夏埙曾经在军机处共事过,彼此熟稔。 而夏埙正在行军打仗,读完这本书后,帮边永誊写了序文,并校对一番,才送去驩州刊印,并登报宣传。 初时,边永也受不了如此漫长的雨季。 他习惯了繁忙,一年无休止的繁忙,忽然有半年时间,被迫待在家里,所有工作被迫停止,就为了躲避雨季。 而人在经过繁忙的旱季,又进入休闲的雨季,骤忙骤松,会使人变得懈怠、懒惰,这是天性使然。 边永在书中,详细论述了雨季会给人的性格造成何等影响,应该如何防范等等。 而他这篇手稿,正在被暹王拉梅萱阅读。 拉梅萱还改了个汉名,叫刘珪。 之所以姓刘,因为姓刘的皇帝多,本想叫刘裕的,却遭到边永的驳斥,认为那是皇帝的名讳,不允许冒犯。 刘裕被奉入帝王庙,可不是你撮尔小国国主能叫的。 所以拉梅萱就以刘裕自比,把皇帝比成司马德光,他早晚扒了司马德光的皮。 大明将顺化、广南、广治,以及从老挝割让的土地,合并建立南柯府。 南柯府知府,如今空悬,但边永得知是御史秦纮来担任知府。 南柯府西部,陈兵三万,防备柬埔寨、老挝和暹罗。 南柯府的建造,皆由三国派工匠来建造,当然了,这是拉梅萱刘珪巴不得的事情,他们想破解大明建筑的秘密。 然而,城池等建造,皆由三国奴隶完成。 军事防御,则由大明的奴隶完成,并不许三国人观看。 不过,大明先进的建筑经验,也被他们学到手了,刘珪打算修建汉城,并改都城大城改名为汉城。 又听说朝鲜的汉城,被大明一把火焚烧后,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叫大城吧。 暹罗上下,都在改汉名,穿汉衣,进行汉化。 盖因大明强盛,就如日光般炽热,照得属国睁不开眼睛。 仅景泰十年到景泰十一年,来到暹罗做生意的商人,高达三万人,双方使团各出使七次,彼此加深熟悉。 其实是大明加深对暹罗的经济控制。 在景泰十一年四月,派来一支由翰林院组成的进士使团,有72位进士,带着渊博的知识来到暹罗王都。 帮助暹罗进行汉化。 最重要的是,给暹罗带来了的纸! 没错,暹罗还在用贝叶,纸张皆是从大明进口的。 暹罗自愿汉化,大皇帝则赐下纸张技术,让明商来暹罗开办造纸厂,让暹罗高层用上洁白的纸张。 明商还传来墨和笔,教暹罗高层书写汉文。 摒弃自己的文字,官方文字一概使用汉文。 刘珪是半主动汉化的。 他被高宗本强兵压制,被迫使用景泰十一年的年号,放弃自己的年号。 而大明打通了暹罗的通道,彼此接壤,成为邻国。 从老挝借地之后,暹罗不是没和明军打过仗,而是明军之强,世所罕见,暹罗军真不是对手。 所以,刘珪主动汉化,一是谋求大明先进的技术;二是想从大明购买军械。 他认为明军强在军械,而非军卒素质。 大皇帝已经赐下两千支火铳,并愿意卖火铳给暹罗。 收到火铳,拉梅萱立刻改了汉名,就叫刘珪。 并寻机购买大量火铳,他派遣使团去交涉。 “天使,孤的使臣回国,言称皇帝陛下并未在京师,而巡幸南京了,朝中做主的是内阁。” 刘珪带着几分疑惑:“皇帝陛下,就不怕大权旁落吗?” 他说着蹩脚的汉语,偶尔还夹杂几句暹罗语。 边永如今非常精通暹罗语言,甚至还精通几门方言。 他不止和暹罗官方交流,还和一些部落进行贸易。 对暹罗的了解,他可能比暹罗王深刻。 “王上有所不知,我天朝法度,丞相之权归于内阁,而阁臣地位不高,属于陛下的秘书,乃陛下钦命;” “而文武分治,彼此制衡,阁臣虽行相权,却无丞相实权;” “而且,我天朝尚有五法司,都察院、监察司监督百官,谁敢窃取皇权,当被弹劾,即便皇帝远在南京,照样掌握天下局势。” 边永详细剖析,大明的权力构建。 皇帝已经下旨,推动三国汉化,并派来七十二个翰林院进士,还有一些民间学者,被征召派来暹罗,帮助暹罗汉化。 刘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