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3章 使团抵达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 (第5/6页)
c2' class='gcontent2'> 张元祯道:“其实咱们也可以不用书写,雇佣本地人来书写,咱们支付钱财便是。” “但不能让一个人写,把书拆开,多多召集一群人誊写,打散了誊写,不许他们学会。” “写完之后,咱们把所有书籍搜集起来,兵分数路运送回国。” “哪怕是一路因为意外而损失,也不会导致整本书彻底失传。” “诸君,意下如何?” 这个办法好! 印度人历史虽不如华夏长,但也不短的,是灿烂的古文明,书籍必然是极多的。 收集起来,光凭上千人肯定不够。 花钱雇人来写,这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咱们把商路走通了,就会有大明商贾过来。” “收集书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一点点收,等商贾都来了,更方便咱们行事。” “当然了,也可鼓励印度商贾,把书籍卖到大明去,比咱们买更方便。” 陈嘉猷对着张元祯深深行礼:“这些珍贵书籍送回大明,张公乃首功。” “不敢称张公。” “您将这些书籍运送回国,已经足以称一声张公了。”陈嘉猷认真道。 说干就干。 使团不惧酷热,天天研读印度的书籍。 印度在医术、数学、占星术、宗教上都有着独到的天赋。 钦天监正在测算历法。 陈嘉猷打算邀请印度天文大师,去大明任官。 可是,罗第王很不好意思的表示,他的王国里没有精通天文的大师。 他又提出要观看前人制作的天文仪器。 “什么仪器?”罗第王都不知道,观测天文是需要仪器的。 古印度不重视制作仪器,只提出理论,而后人更是连理论都忘了,对天文都不懂。 陈嘉猷才知道,如今的印度,已经严重退化了,远非昔日那个灿烂的文明可以媲美的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这些书籍运回大明去,大明取精去粗,回炉重造。 仅用时一个月,大明使团就将罗第王朝的皇家藏书,全部翻译完了。 一千人,就算十二个时辰不睡觉的翻译,一个月就翻译完毕,足见书籍之少,这还是皇家藏书呢。 再看看大明,皇帝公开皇家藏书,天下人誊抄三年多了,还没有抄录完毕,可见汉人书籍之浩如烟海。 “大使,我认为书籍会藏在遗迹之中,我们可以花钱去收购。” 张元祯酷爱书籍,他是大明使团里,唯一一个将全部书籍看完的人。 陈嘉猷派人在王都里支摊收书。 大明使团闲来无事,竟然在给印度编年史,印度自己人不修史,大明帮他来修。 同时,陈嘉猷派人返回大明,请求大明增派人手来印度。 周正方带着全部医书的复刻本,率领一千人,按照原路返回,他从印度首都德里出发,历时一个月,抵达上缅阿瓦。 这时才得知,大明全吞安南、占城领土,已经从海路打通了和下缅勃固的通道。 周正方乘船南下,又耗时近半个多月,在勃固王朝南端,找到大明船支,乘船回到交趾。 回程仅用了不到三个月。 主要因为去的时候赏赐物太多了,严重耽搁行程,又不是只去印度,而是诸国都要到的,所以耗时一年零五个月。 回来轻车简行,用三个月的时间,还是因为不知道大明全据交趾。 否则走海路的话,二十天就可以了。 交趾,广南省以南广大地区,划分为平阳、青阳两个府,夏埙则主要负责这两个府的移民、安置、构建防御等事。 王伟的交趾水师,就设在金瓯湾上。 周正方就是在金瓯湾上下船,又乘船去平阳,平阳在胡志明市的北面不远。 此地是平阳、青阳二府治所。 “印度人不爱书籍?” 夏埙也吃了一惊:“当年贵霜王朝、孔雀王朝何其强盛,竟已经衰落至斯了。” “启禀布政使,这罗第王有突厥血统,声称自己是蒙古人,和大明是沾亲的。” 周正方说到这里,都忍俊不禁。 印度不知道,大明和蒙古是什么关系,还套近乎呢。 “哈哈哈!” 夏埙是交趾布政使,病已经大好。 “下官带回来很多书籍,但因为印度纸张匮乏,只能暂时写在贝叶上。” 不止印度用贝叶书写,整个中南都用贝叶书写。 像占城、安南,很多文献,都是用贝叶书写的,如今这些民间残存的文献,已经被送去京中了,由翰林院整理出来后,会通行天下的。 周正方想让夏埙看。 夏埙摆摆手:“等翻译过来再看,照伱这么说,这印度的文化,也如我大明这般灿烂?” “大人,准确地讲是古印度更加灿烂,如今的印度,已经是文化荒漠了。” 周正方讲了一遍在印度的事情,道:“您可曾见过,我大明将孤本赐给外臣?” 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宫中的孤本,都是要誊抄几本,然后存放数地的,所以华夏的传承从未断过。 夏埙却想的比周正方更复杂。 大明已经和下缅勃固王朝,建立海路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