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诸国联军侵明,把朕当软柿子了吗? (第4/6页)
/br> 胡濙微微凝眉,认真思考:“陛下,上海水师不能去协助交趾,老臣担心吕宋、苏禄、渤泥等国有变。” “福建水师也不能动,一旦婆罗、爪哇等国攻打宝州,或者知道我国军备设在琼州府,攻打琼州府的话,我们就没有反击之力了。” “若调动津水师,又担心倭国参战。” “当务之急,是先收琉球之地,派兵驻扎,上下挟制倭国,不许其有异动。” “然后守住宝州,再寻机和西葡两国合作,寻求贸易出口。” “老臣担心,这一仗不是一年两年能够结束的,若因为战争而失去海上贸易,大明开海还有什么意义呢?” 胡濙不愧老成谋国。 朱祁钰从谏如流:“上海水师和福建水师暂不交给邢国公。” “传旨项忠,务必安抚好倭国。” “再守住宝州南面的岛群,绝不允许任何人打断宝州的开发。” 宝州府,是去吕宋的跳板。 “老臣乐观的预估,这一战怕是要打上十年之久。” 胡濙如此悲观,主要是太远了。 这些国家又太穷,明军登陆,他们就往山里面跑,想逼他们缴纳战败赔款,难之又难。 朱祁钰却不以为意:“邢国公镇守南方,朕不担心。” “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罢。” “这口气,朕必须要出!” 胡濙翻个白眼,您是出气吗?您就是垂涎人家的土地。 不过这些属国也确实不知高地厚,竟想试一试上国的实力,那就送他们上路吧。 奏疏传到内阁。 内阁直接就炸了。 尤其对麓川、阿瓦杀戮大明商贾,让他们感到轻视。 连上国商贾都敢杀,这不就是造反嘛! “这两个国家,必须亡国灭种!”李贤掷地有声。 因为皇帝在这两个国家上圈了个红圈。 朝臣没人反对,和麓川的恩怨也该彻底了结了。 重臣在议事。 俞士悦却被皇帝的口谕骂了一顿,他立刻明白,调查方向错了,皇帝不想知道倭灵王怎么死的。 他调转查案方向,南宫钱财堆积如山,钱是哪来的? 一查就查到了,商贾送的。 立刻抓捕所有给倭灵王送钱的商贾,审问为何送钱,图谋什么等等,顺势就把盐商给带出来了。 京师街道十分热闹,因为青楼的老鸨,被八光了游街。 这是内阁的手笔。 狠狠给被欺压的青楼女子出一口恶气,这些老鸨还会充入军寄营。 也是罪有应得。 一扇窗口,张来儿看着一群老鸨被游街,目光深沉,幽幽叹息,若非她有西厂这张护身符,她也被牵扯其中了。 不过,她却穿着一身西厂把总的官服,她又升官了。 “看什么呢?”一个身着指挥使官袍的男人问她。 张来儿面容恭顺,眼前这个男人,是新任指挥使,叫袁彬。 就是那个袁彬。 袁彬看着张来儿娇媚的脸蛋,道:“你已经不是会馆的人了,如今你是西厂的把总。” “标下知道。”张来儿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袁彬,从死囚一跃成为西厂指挥使。 他却变了很多,曾经的他可是倭灵王的死忠,陪伴着倭灵王在漠北度过最难的时光,倭灵王囚禁南宫这几年,他在宫外默默守候。 终于等到了,却是他全家被曹吉祥给蹂躏死的结局。 他被郑有义提出来,在西厂当差,算捡了一条狗命。 三年而已,他就从一个普通番子,坐到了西厂指挥使的位置。 他也亲手了结了自己的过去。 袁彬目光往南宫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头也不回的下楼,去西厂,提督太监郑有义有事找他。 就差一点,俞士悦就查到他了。 幸好,皇帝一道口谕,把俞士悦骂回去了,才开始顺着皇帝的心意查。 “皇爷有密旨,要在琼州府建一座军械厂。” 郑有义看着袁彬,眼神中看不出喜怒:“此事多么重要,不用本督了吧?” “这些年,西厂不出外勤,只负责揪内鬼,清查厂卫中的渣滓。” “而建军械厂这等大事,皇爷特意交给西厂,是对西厂的信任,本督把此事交给袁彬和张来儿,你们两个来负责,务必不能负了皇恩!” 一听有任务,张来儿面露喜色。 袁彬则跪伏在地,接下任务。 要从军器局和兵仗局中挑工匠过去主持,也需要建高炉等事,需要一点时间筹备。 这段时间,袁彬则从西厂中抽调人手,还要带着人去选址。 不能随便挑个地方就建,琼州府海上交通便利,同样会引来多国觊觎,一定要挑个安全地方建厂,还不能离港口太远。 郑有义对袁彬cao作的红丸案十分满意,他也在纠结,袁彬知道的太多了,是不是该杀人灭口? 可皇爷没有指示,一时间他也犹豫了。 所以选了袁彬去琼州府,一来是离开京师,省着被查到;二来是万一皇爷要灭口,也方便杀死。 但更多的是去避避风头。 袁彬心中感激。 门可罗雀的邢国公府,今格外热闹起来,各路公爵、文臣访客如织。 却谁都进不了于谦的府邸。 于谦一概不见。 此刻,他就像是一只受赡猫一样,他感受到了皇帝的蔑视! 皇帝又给他统兵打仗的机会了。 并且不设任何限制,允许他从各军中挑将领,还让讲武堂全部、翰林院大部分进士,全都随军去学习打仗。 宫中太监、厂卫番子,几百人都要随着去打仗。 皇帝是笃定了他于谦不敢造反! 对,是不敢! 皇帝表现出极为宽广的胸襟,压根就不疑心他会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