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回銮,日新月异的大明!中学为本,融以西学! (第5/8页)
海已经不恰当了。” 南海放到最南面的海域去。 朱祁钰颔首:“老太傅深知朕心啊,就改南海为炎海,和黄海并列,象征着我炎黄子孙,向海而生!” 没错,大明要从陆权霸主,转向成为海洋霸主。 今年旱灾能扛过来,主要靠海鲜。 项忠又提出海权论,进一步论证了海洋的必要性,他认为控制海洋,就要控制海岛,他把天下海岛划分成几等,一等岛大明务必实控,这样才能让海权永在。 其次就是发展海军,鼓励海军不停更新换代,尤其是改良动力。 他的海权论在报纸上引起轩然大波。 “都说皇帝富有四海,朕有东海、南海,何时才能有北海、西海啊?”朱祁钰玩味地看着朝臣。 北海,就是捕鱼儿海,贝加尔湖。 西海,就是青海湖。 “陛下,大明稳步扩张,早晚能拿下北海和西海的。”李贤道。 李贤可不知道世界地图。 北海好拿下。 西海,怕是永远都没有了。 西海是地中海。 什么里海、黑海都不是海,是盐水湖。 蒙古帝国倒是富有四海,但其实是四个汗国组成的,想靠一个国家实现,朱祁钰之后还需要一个秦始皇。 “李卿,朕希望你能帮朕拿下其他两海。”朱祁钰笑道。 “老臣万死莫辞!”李贤叩拜。 “话说回来,还是实控婆罗洲和吕宋的事。”朱祁钰笑问。 马昂开口:“启禀陛下,臣以为可征召民间百姓千万,开垦婆罗洲和吕宋。” 这话立刻引起反击,现在正值大旱,贸然征召百姓移民,恐怕会引起叛乱。 战争还在延续,国内稳定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源源不断提供粮草、军备等完成战争。 朱祁钰看了眼马昂,这人确实有本事。 他之前就和胡濙商量过,之前不是说要征兵千万,去把暹罗荡平嘛。 完全可以征兵千万,去开垦婆罗洲。 “臣觉得马寺卿谏言有理。” 余子俊出言:“开垦婆罗洲,需要年轻的壮劳力,而国内干旱,分一批人口出去,也能缓解国内压力。” “而民间不愿意,那就以征兵的方式征走。” “有宵小不肯为国效力,那就加他们的田赋,逼他们出丁。” 还是余子俊够狠。 这话又引起热议,都认为民间刚刚承平,不该再搅动地方了。 就说江南,起码需要十年时间才能缓过来。 江南叛乱也不少,交趾叛乱也多,也就皇帝不在乎,换个皇帝都会恐惧,叛乱真多,地方将领掌权,万一造反了呢? 皇帝不但不在乎,还直接开海运,征漕丁为水师。 几件事一起干,搞得天怒人怨,造反的人不多,但天天都有,诡异的是,将领造反还真没有。 只要有兵的将领不反,百姓造反就会被扑灭的,大明都习惯了。 余子俊继续道:“这几年,朝廷对百姓怎么样?” “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吧?” “以往是征劳役的,现在是给钱,又给他们找工作,除了种地之外,还能吃一份工地上的活儿钱。” “还有农具、铁锅,可都是赐的,这些都是恩情啊!” “朝廷又蠲免税赋,让百姓富裕起来。” “就说那手压井,朝廷几乎是半卖半送,只赚个成本价。” “难道这还不算仁政吗?” 余子俊道:“如今到了百姓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了,难道他们不该踊跃参军?为朝廷效力?报谢皇恩?” “如今朝廷做到了这个地步,百姓还不满足,那么他们就是白眼狼!” “对待这等白眼狼,留之何用!” 余子俊生气道:“说句难听的,若朝廷不肯将几亿两银子砸去民间,中枢该富裕成什么地步?” “如今百姓受益皇恩,为国效忠,更是理所当然的事,哪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番话,把反对声音直接压下来。 景泰朝,是对百姓最好的朝代,没有之一。 不说其他的优惠政策,就说手压井,从古至今有一个国家半卖半送给百姓吗?二十几亿套农具,上亿口铁锅,全都免费送!大面积的耕地,全都送给了百姓! 又治水又重视教育还四处修路,这些都是朝廷亏钱的,亏大钱的地方。 这还不是仁政吗? 从古至今,甚至往后查一万年,也没有这样的皇帝! 在爱民这件事上,朱祁钰绝对是前五千年后五千年的第一人,没人能超过。 “余子俊说的没错。” “朕自认对天下百姓,仁至义尽了。” “朝廷开垦婆罗洲和吕宋,是必然的,以后还会开垦更多的地区。” “大规模移民,百年内都不会停止。” 朱祁钰缓缓道:“从民间征一千万兵卒,要十六岁到二十岁的半大小子,要家里的老二、老三,不要长子和幼子,要没结婚的。” “全国上下,除了江南三省、江西、广西、贵州、热河、宁夏、甘肃、吉林、黑龙江外,其他各省都要征兵!” “家家出丁,一家一个!” “照常发安家费,提前发一个月军饷留给家里。” “然后送到南方集训。” 李贤立刻道:“陛下,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征兵该征劳动力呀,征那么小的孩子,能干什么呀?” 朝臣都觉得,十六七岁的,能打什么仗啊? “陛下,您不会是为了百姓家里减轻负担吧?”余子俊都无语了。 朱祁钰看向胡濙,当初胡濙也是这样劝的。 “你们都觉得,十六七岁的孩子,打不了仗?”朱祁钰问。 “打不了啊。” 李贤道:“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