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第4/7页)
脸上露出笑容,自古以来华夏把工贬到最低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工业革命不可能诞生的核心原因之一。 “工匠多了,也没有活儿呀,还是养不活这么多人口。” 马文升道:“不如把人都移走。” “你移得越多,生得越多,百姓担心断子绝孙,一定会多多生孩子的。”陈文道。 这就是个死结。 朱祁钰摆摆手:“工匠的地位,必须要提升。” “不止工匠,以前下九流的从业人员,地位都要提升。” “只要能养活百姓,让百姓吃口饱饭的行业,都是好行业,中枢都要支持,不准歧视。” “尤其是工匠。” “诸卿看到钟楼了吧?这就是机械的功劳,而朕认为,机械会占据未来的主流。” “各行各业,都会因为机械,而不停更新换代,推动整个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 工业革命的根本,是原始积累。 大明这种移民方式,根本无法完成原始积累,还得想办法赚取原始积累。 朝臣第一次不反对工匠。 因为人口太多了,不妥善安置,就要出大乱子的。 谁也想不通,大明的人口哪来的呢? “说回商业。” “陈文刚才说,商业只富了一人,无法让更多人受益。” 朱祁钰道:“朕这几年一直在想,工厂是商业吧,雇佣了多少工人呢?这些人是不是受益了呢?” “而陈文说,受益一人,也对,因为工厂主他是赚大头的。” “这里面就涉及了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 “丘濬的经济论里有分配和公平的讨论,但不如杨守陈的公平论更深刻,刘健还写了一篇分配疏,写得都好。” “朕都读了,很深刻,非常好。” “既然涉及到分配、公平的问题,朕就设了大明第七部,就是财部。” “既然发展商业,就必须要讨论社会分配问题。” “从农业社会进入商品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分配,以前是自给自足,现在是工厂批量生产,卖给百姓,冲垮了小农经济。” “而利润,则被工厂主赚走了。” “那就需要二次分配,这个二次分配,应该由中枢来分配,这是刘健论述的分配疏。” “对收入高的人,进行收重税,实现公平。” “而这个重税,不能用来挥霍,要用来进行基础建设,和社会福利。” “什么叫社会福利的,一个是抚养孤老,一个是让天下百姓共同蒙福荫,比如教育、医疗。” “当然了,朕说这些还是很远很远,未来的事情呢,近二十年不会到这一步。” 朱祁钰话锋一转:“财部设立的本质,就是收税!” “朕之前就在奏疏和诸卿说过。” “未来十年后,朕不打算收农业税了,用商税补贴农业税。” “当时诸卿还觉得朕异想天开。” “但今年的户部收入,说明了朕的想法是正确的,用商税,取代农业税,是势在必行的。” “收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赚得越多,收得越多,敢隐瞒资产、转移资产、逃避税收的,一概将产业收归公有,本人诛杀,全家流放。” “李秉,你来说说。” 朱祁钰点名。 第一任财部尚书李秉出班,行礼后道:“回禀陛下,财部新设,目前重心,正在整顿天下青楼。” “微臣已经制定了税务表,对各项税收都进行了详细划分,请陛下阅览。” 说着呈上来。 朱祁钰随便一扫,什么摊税、门头税、课税林林总总,高达上千种,全是收税的点。 大明本就这样收税的,只是条目没这么多,李秉的财部给增加了很多。 好在没有空气税,西夷还有空气税呢,这点还算良心。 李秉继续禀报:“臣上任后,在天下各地建立税务所……” 他说的很详细,把财部的整体框架建立起来了。 朱祁钰粗略看一眼,递给冯孝,冯孝呈给百官去看。 “小商小贩的税,可以按照收入水平来收,这个水平是滑动的……” 话没说完,李秉却道:“陛下,地方税务所,一定会钻政策空子,若您不定下死标准,地方必然被搞得沸反盈天。” “李卿说的对呀,那就设低税,没必要为难小商小贩,要从大商人手中榨取钱财。” 朱祁钰看不上几毛钱。 “这件事,让阁部议一议,然后拍板决定,不必请示朕了。” 税率表稍微调一调,也就定下来了。 “工匠的税,朕觉得可先免十年,十年后,再行收取。”朱祁钰是想把羊养肥,然后再宰。 这倒是没问题了。 “那么路引的问题,也要一起讨论,看看是不是该取消路引,大力发展商业,支持百姓流动。” 朱祁钰觉得这件事一时半会讨论不出来,也不着急实行。 “商户执照问题,必须办好。” “户部、财部,执照必须办,任何人,只要从商,就必须办执照,没有执照从商的,一概抓捕流放!” “地方办执照的,不许设限制,任何人都给办,收取工本费即可,不许乱收费。” “办了执照,就要纳税,就是正规经商,朝廷要予以保护。” 朱祁钰认真道:“还有,中枢定下来的政策,地方若不执行,或者乱执行,执行不到位的,一概重罚!” “今年京察,给朕清查,这样的官员,严重的杀头!三族流放!不大不小的本人杀头,家族流放!轻的本人流放,家族剥夺功名,不许再考!” “任何包庇的人,一概本人诛杀,举族流放,充入奴籍,妇人充入军寄营!” “朕再叮嘱一遍,谁敢给朕阴奉阳违,就别怪朕要动刀子了。” 百官全部跪伏在地,高声说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