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5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 (第3/6页)
遗产。”朱祁钰让人把密信拿上来,让于谦看。 于谦看完,眉头紧锁:“这个莫斯科公国好大的野心啊?” “范广所在的地方,就是金帐汗国下面的哈萨克汗国。” “但哈萨克太弱了,被范广欺负,现在被满速儿欺负,准噶尔部也想分一杯羹。” “可以说金帐汗国衰落到了极致。” 朱祁钰笑道:“若论强弱,肯定是新崛起的莫斯科公国更强,衰落的金帐汗国最弱。” “朕想和金帐汗国做贸易,把库存的火器全都卖给他们,让他们去和基辅罗斯诸国去狗咬狗。” “若莫斯科公国再邀请大明,大明就高价卖给他们火器,让他们打去。” “但这样做,大明需要有一支强兵,驻扎在这里,谁不听话就打谁。” 于谦捋着白胡子,咂摸皇帝的话,缓缓道:“他们有什么是大明看得上的吗?” “钱呗。”朱祁钰道。 “若仅仅为了钱,不划算。” 于谦摇头:“若老臣执掌莫斯科公国,不会去撕咬金帐汗国。” “您看地图,金角银边草肚皮,莫斯科公国会往北,一直打到尽头,这样就有了天然后背,就能集中兵力往西或者往东。” “老臣猜测,这个伊凡国王,应该是试探大明的态度,不是真的要瓜分金帐汗国。” “而且,凭他们区区小国,凭什么去瓜分庞大的金帐汗国呢!” 金帐汗国,可是蒙古四大汗国中最大的,虽然叫金帐汗国,其实拆分出来四个大汗国,无数个小汗国。 朱祁钰皱眉:“您的意思,这是试探?” “是试探,这位伊凡国王不简单啊,莫斯科公国怕是要崛起了。”于谦看人很准。 “现在的大明,金帐汗国是吃不下的。” 朱祁钰实话实说:“但这块肥rou,朕不吃心里痒痒,睡不着觉。” “那就让他们往死里乱,乱到一锅粥,过些年朕再直接收入囊中。” 于谦很无语,皇帝对土地太贪婪了。 试探问道:“您是想变成内地,还是分封出去?” “朕还没想好。”朱祁钰避而不谈。 就是想变成内地了? 那疆土太广袤了,东西几万里,南北几万里,怎么管?终究是要分封出去的。 “陛下,您为何看重这个莫斯科国王呢?”于谦问。 这些年,来大明出使的国家很多,但能被皇帝格外看重的很少很少,就连法兰西皇帝,都被皇帝笑话为井底之蛙。 “莫斯科距离大明太近了,所以朕格外重视。”这个解释很牵强。 因为这是恐怖的苏俄啊,不害怕就怪了。 于谦却笑道:“老臣能让这个公国消失。” “您说说。”朱祁钰眼睛发亮。 “如您所说,和金帐汗国贸易,和他们签订和约,划定土地,规定国境线,保证大明不再西进,然后和他们贸易。” “而唯一的要求,就是覆灭这个莫斯科公国,要伊凡国王的头颅,才能签订和约。” “另一边,咱们派使臣去基辅罗斯,表明愿意和他们贸易,但需要两国接壤,让他们往东打,大明往西打。” “如果伊凡国王不上当,就以天子之令下旨,覆灭此国;若伊凡国王愿意和大明贸易,就让他们和金帐汗国狗咬狗。” 于谦是真坏啊。 和约签了也没用,等大明要西进的时候,什么也挡不住。 “明日早朝上议一议。”朱祁钰觉得不错,大明才是天下霸主,想弄死一个小国,不就是抬抬手指头的事嘛。 但基辅罗斯,可不止有一个公国,有很多公国的,莫斯科公国被灭后,还会有新的公国成为霸主,统一罗斯。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让四夷馆回信给伊凡,让他进献一万个美人。” 皇帝对引进女人,极为上心。 而在印度。 来到印度十二年的陈嘉猷,足迹遍布整个印度之后,终于决定回国。 他们要带回国的东西,总共有175船,已经运送回国的东西,高达3000船。 以书籍、种子、种畜、药材、佛教物品为主,还有少量的黄金,以及各国、各土人首领的馈赠。 跟着陈嘉猷回国的,有很多印度高僧,他们愿意去大明辩经礼佛。 陈嘉猷随身携带的,都是珍贵的书籍,以及很多文物,这些文物混在粮食里上船。 梁亲率水师,驾驶着19艘宝船来接。 陈嘉猷登上宝船时,心里极为唏嘘,他出访印度的时候,大明正在吞并安南,而今,大明已经是印度洋上的霸主。 来往船支,都要经过大明同意。 印度洋也不叫印度洋,而叫大唐洋。 梁清楚,皇帝极为重视陈嘉猷返回大明,这些年陈嘉猷在印度,带回来无数印度宝物。 最后一船,则是堪称国宝一级的文物,务必宝船运送,必要的时候,要随时登岸,攻打罗第王朝,带回使者。 这些年,陈嘉猷的团队,高达17000人,其中七千汉兵两千印度兵,八千学者,这里面多是印度人,明人不足千人之数。 这些印度人,都是各行各行的佼佼者,陈嘉猷吸引他们来大明,希望他们为大明效力。 使团不止收购民间的书籍、文物,还会盗墓。 当然了,陈嘉猷从来没盗过墓,使团也从来没有过,但他们会收拿出来的东西,高价收。 十二年时间,陈嘉猷把整个印度都翻了一遍。 罗第国王也觉得大明过分了。 但被陈嘉猷给教训了,很多小国,也被陈嘉猷给打了,消息传到大明,大明还派人击沉印度出航的船支,把印度困在大陆上。 虽然是搞外交,更多的是战争。 大明能源源不断从印度购买粮食,再进行商品倾销,这个过程绝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葬身在印度的明人,就超过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