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诞节的诞生 (第6/6页)
,但他当总编,拿出来的绝对是最好的。 果然。 隋唐演义一经问世,在民间引起巨大影响。 一共五部,110万字,没有连载,直接发布。 并推出两种,一种是精装插画版,一种是文字版,售价不一样,算上插画版,多达11册。 售价高也阻挡不住爱书之人的热情。 销量直接就爆了。 口碑跟着销量走,当朝次辅李东阳,直接火了。 其实,李东阳本身在文学圈子里就有很大的话语权,但他没写过呀,这次一出手,直接甩出王炸。 说实在的,皇帝倡导写这么多年了,民间出现什么经典之作了? 没有! 因为顶尖文人,瞧不起这些东西。 就连三国演义,也就百姓愿意看,像李东阳,是不屑一顾的。 审美是不断降级的。 百姓的知识储备是越来越低的。 从赋到诗,从诗到词,再到曲到就看得出来,审美在降级。 有一方面原因是,受众在扩大,越扩大,外围的新受众受教育程度越低,看东西越白。 这就是观众倒推创作者弱化。 好东西越来越看不懂,差东西越来越成为潮流。 劣币驱逐良币。 这不是现在就有的,而是从秦汉就开始了的,审美降级,是不停在降。 隋唐演义,还是皇帝硬塞给李东阳的。 李东阳是捏着鼻子上马,说实话,他宁愿给太孙讲课,都不想扯这个。 结果,他火了。 火得让李东阳莫名其妙,明明不入流的东西,你们就爱看? 李东阳理解不了。 他一直觉得,瓦岗寨的设定很脑残,把一群名臣名将写成了一群义气兄弟,几百年脑血栓才能想出来的情节。 没错,皇帝想出来的,其实是野史。 瓦岗英雄,绝对是隋唐演义里的名场面。 李东阳拗不过皇帝,只能出两个版本,一版弱化瓦岗寨的存在,一版是用瓦岗英雄做卷名。 结果,瓦岗英雄版,最有受众。 李东阳是搞不懂民间审美了。 隋唐英雄的热议还没过去,朝堂又颁布一本新书,北宋三部曲,杨家将。 由王华汇编。 由宋元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为基础加工整理而成。 王华最倒霉。 他听完杨家将的戏剧,就觉得瞎扯。 懂历史的都知道,潘美是名将啊,就连大明武庙里,都祭祀着这位呀,反而杨家差了一点点。 怎么到了杨家将里,潘美变成了大坏蛋。 王华的意思是,必须把潘仁美和潘美区分开来,这位北宋名将,皇帝每次追封、纪念币、随祀的将领里,都有他。 但杨业的死,确实和潘美有关,潘美受到了降级处罚。 所以,潘仁美被黑了一千年。 王华cao刀,改编杨家将,在不改变潘仁美人设的时候,将潘仁美的战功写出来,潘美和杨业同样的战功赫赫,同样的名将。 最后把潘美的下场写的惨一点,死在战场上,以一种不屈的精神而死,算是冤冤相报,为杨业而死,算是千年大和解。 重点描述北宋的政治环境恶劣,尤其是宋太祖驴车漂移的事情,一定要写出来。 王华版杨家将,保持故事性的同时,深刻挖掘北宋年间政治环境,以及北宋在对外战争中的矮化和无能。 两位名将的陨落,归根结底,是朝廷无能。 皇帝之所以要开北宋三部曲,因为皇帝不喜欢两宋,但这又是华夏历史的重要时期,不得不提。 所以,就用杨家将开头,侧面写北宋的历史。 这部书,表面是写杨家将,其实在写北宋朝廷,在写北宋太祖和太宗两个皇帝的直接对比。 杨家将从战功赫赫,到最后树倒猢狲散,直接看出来两个皇帝的高下程度。 宋太祖时,宋朝对外战争,胜败不说,起码敢打,宋太宗时,驴车漂移后,直接跪下了。 同时,也在侧面描写北宋社会环境、人文地理,疆域、经济、对外政策等等。 尤其要写,北宋经济环境非常优越,却迟迟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过一个小朝廷罢了。 在这本书写到一大半的时候,皇帝忽然要求加上辽国历史,对辽国的萧燕燕和韩德光的爱情故事,宫廷政变,夹在其中。 但这背离了杨家将的主题,所以治书局觉得,可以单独开一个版本,叫燕云台。 杨家将,从北汉皇帝刘崇年轻时开始,杨业追随在他麾下,改名刘继业开始描写,一直到宋真宗时期,杨六郎去世为止。 时间跨度很广,包含杨业抗辽,斧声烛影,驴车漂移,澶渊之盟等等重大历史事件。 所以,这本书也是一本大部头演义。 总分七册,130万字,总耗时三年成书,算上插图,足有十一册。 王华版杨家将,是一本群像演义,不止站在北宋视角上写,也站在辽国视角上,对待北宋的问题。 杨家将总共有两版,一版叫杨家将,一版叫燕云台。 燕云台,完全站在萧燕燕的视角上,从后族嫡女,到执掌天下的女皇。 这本燕云台,是第一部以女性视角,看待政治斗争,看待爱情、世界观,全女性视角,看待风云变幻。 燕云台,一共三册,76万字,算上插图七册。 燕云台,晚杨家将半个月发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