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8章 皇帝正在夺走孩子们的童年,历史最强学生保护法 (第2/5页)
足相残,是其中道理。” “但更多的是,大明做霸主国,居中调停世界战争,而非事事出面,什么事都要大明亲自下场。” “说明白点,就是挑拨魏国和商国的矛盾,让他们两国去战争。” “中亚战果分配不均,就让中亚诸多藩国都不满,魏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朕虽没站在公平这边,朕的儿子们只会骂朕老糊涂,可只要朕一死,他们就会像疯狗一样撕咬魏国。” “而大明,就能以霸主身份调停,想什么时候调停、如何调停,主动权就掌握在你们手里。” “人的野心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战争是必然结果,朕也挡不住。” “大明,要充当世界棋手,怎样cao控世界,保证大明的霸主地位,才是大明皇帝最该做的一件事。” 朱祁钰叹息。 其实,他最开始的权力构架,是希望各国和平相处的。 都是明人,都是一家人。 可亲兄弟还能打翻天呢,何况陌生人? 即便明人替代了世界人,矛盾照样不少,战争还未爆发,有老皇帝健在的原因,也有没有准备好的原因。 朱祁钰也看得开。 既然要打,就要掌握在大明框架里面打。 他要建立,以大明为首的世界体系,整个世界都要按照大明的意志运转,构成一超称霸的世界格局。 近几年,他一直在培养战略全局型人才,比如王守仁。 甚至,他还会在太学中挑出一批精华人才,单独带出来特训,遴选出特殊优秀人才,吸引进入战略局。 战略局,隶属于军机处,负责架构世界局势。 阁部重臣,都在战略局里挂职,从太学中遴选的人才,负责提建议、查缺补漏,其实是秘书。 只有极为优秀的人才,才会被秘密吸入战略局当中,转正成为秘书。 战略局成立八年了,至今没有一名学员转正。 没有被转正的学员,则在领取一些奖励后,返回学校继续学习。 他们都签署了秘密协议,是不能透露在战略局中的机密的。 大明缺少战略家。 尤其那种对世界全局把控的顶级战略大师。 景泰前期,皇帝比较倚重于谦,但于谦的战略仅限于大明,中期则由年富、耿九畴等人共同拟定,效果不佳。 现在的战略大师,反而是皇帝自己,效果也那么回事。 本朝实在太稀缺战略大师了。 王守仁本就具有各方面的顶级天赋,再加上皇帝的全力培养,已经初具战略局的风采。 想建立大明体系,就需要有很多战略家。 老皇帝绝对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帝王。 截止到景泰六十三年,大明共有2446家大学,489家太学。 于景泰六十一年,皇帝改讲武堂为军事学院,共开九所军事学院,大明军事学院、北京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杭州军事学院、武汉军事学院、广州军事学院、成都军事学院、敦煌军事学院、汴京军事学院。 又开三家外交学院,分别是大明外交学院,重庆外交学院和上海外交学院。 于景泰六十二年,中枢决定,实行外派鸿胪寺制度,全世界各藩国,设大明鸿胪寺分寺,进行外交驻派。 这些年,朝廷虽然在培养外交人才,但进士对外交不感兴趣,即便景泰朝的进士是新式进士,但他们都不愿意从事外交官工作。 所以,中枢只能设学院,从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越过科举,直接入朝为官。 这就注定了学院招生是极为严格的,严进严出,毕业率也低的可怕。 学院是统一五年制。 毕业率仅有20%,也就是说五个同学中,只有一个能顺利毕业,进入学院,要经过高考和太考两次考试。 录取分高的吓人,能考进学院的,也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像军事学院,分为武举科举上来的人才,军队中优秀军官提拔上来的人才,也有通过考试考进来的人。 外交学院,则是完全考试考进来的。 十二年义务教育,已经是完全推行下去了,去年皇帝还想把大学纳入义务教育里去,变成十六年义务教育,却被朝堂上下驳斥回来。 何为义务教育,就是让孩子明礼懂事罢了,若逼着孩子们上大学,朝廷能给分配工作吗?能保证不失业吗? 既然无法保证,为什么要逼着孩子多读几年书呢? 皇帝您希望民间多元化发展。 那为什么要逼着孩子们走一条路呢? 学习,不是未来从业的唯一路径啊,去工厂打螺丝,跟你学会高数有关系吗? 读书是为了明礼,既然已经明礼了,何必苛求读十年书还是读二十年书呢?难道中枢还能强迫人读一辈子书本吗? 这话让皇帝思索了很久。 然后就开始了教育改革,把书本往实用性改革,把烹饪、打扫家务、口才、歌舞等全部纳入教育中去。 又重新修订了课本,往实用性发展。 弄得朝臣是既无语又好笑,本想阻拦皇帝继续搞义务教育,却不想,皇帝弄出教育改革。 不过也不是坏事,增加一些选修科目,给孩子们增加兴趣爱好,也是好事。 大明孩子是很忙的,从小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课外班都要报,每天学到半夜,天天跟书山题海作斗争。 以前不是这样的,但皇帝喜欢读书啊,喜欢学习啊。 天天变着法似的往书本里面增加东西,导致孩子们是越学越多,越学越乱。 景泰五十年时,民间就有学者喊出给孩子们减轻负担的声音。 中枢非但没减,还增加了光学、电学、电磁学等新课程,编入物理教材里面,小学生也要学物理。 还喊出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 每一年,中枢都会革新教材,题是越来越深,考合格是越来越难,孩子们玩乐的童年时光是越来越少。 整个大明上下都很忙碌。 父母们为了钱在奔波,孩子们为了学分在奔波。 景泰六十年时,中枢官员都觉得应该保护孩子们的童年时光,提出保护孩子视力的口号,希望皇帝能够重视孩子的童年。 皇帝提出,做两次眼保健ca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