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0章 治贪、肃清和改革,续命盛世三十年 (第6/6页)
她们是朕的护身符;第二,朕需要教导她们,让她们成为改革新思想的种子,遍布到民间去,教导她们的儿子。” “和大臣联姻,则是在制造外戚,让朕有人可用。” “其实,太祖皇帝以为,从民间选秀女,就能防止外戚干政,牝鸡司晨。” “但他并没想过,后世子孙无能,掌控不住皇权。” “太祖皇帝总是以自己来类比后世儿孙,其实是不可能的,华夏六千年历史,才出几个太祖皇帝这样的伟人啊?前后不超过十个!” “后世子孙,怎么可能代代是伟人呢?怎么能保证皇权永远存在呢?”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太宗靖难登基后,对他的制度进行了大规模魔改,导致现在的祖制,其实是太宗定的祖制,和太祖关系不大了。” “对于一个皇权被瓜分的皇帝来说,有一个强势的外戚,是比没有丝毫权势的外戚是更好的。” “包括朕,也需要用外戚来稳定朝局。” 朱祁钰道:“所以,这方面改革,你必须克服这两点:一、自己保重自己;二、死死攥住皇权不要丢。” “其二,打破人才擢用规则,恢复祖制。朕用人,一般都用近侍,在朕身边伺候时间长的人,朕就会重用,这是一种用人的模式,如今被人摸透了,所以成了桎梏。” “这些年,所有进士在朕身边侍奉的时间越长,证明朕对这个人越依赖,未来也会更加重用。” “而一个人的感官,是会骗人的。” “就说这个贺治,其实他在朕身边两年时间呢,朕就被他骗了。”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好感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亲近他相信他,所以朕也是一叶障目。”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好处,就是朕身边的近侍,更加忠心,也都是天然的保皇党,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党派,在前朝,朕也能通过这些人来控制,就算朕不上朝,也能掌控全局。” “朕这么做,是为了削弱朝廷文官势力。” “文官集团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一轮轮考试,主考老师、同年、同榜、同乡这样形成的可靠关系,逐渐就形成一个蔚然大观的文官集团。” “朕用这些进士做近侍,他们不用走朝堂门路,伺候好朕就行了,所以,文官集团被朕削弱了,这些进士就成了保皇一党。” “坏处就是,吏治固化,都是朕身边的人,朕自以为是朕的心腹们,他们到了地方,肯定会败坏地方吏治的。” “只要恢复祖制便可,但你要做好两点准备:其一,朝堂党争不断,你要判断谁能用谁不能用;其二,防备文官集团进一步做大。” 说来说去,吏治固化的原因,就在景泰帝。 他为了自保,为了开海,为了占领全世界,他不断给天下官员好处,不断用利益捆绑天下官员,就形成了庞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彻底腐化之后,就变成了今天这样。 想切除腐烂伤口很容易。 但想根治却很难。 要么就回到历史轨迹上去,一切也就回去了,但会形成更加庞大的文官集团,皇帝的安危就没法保证了,皇权也会不断萎缩。 到时候皇帝有没有根治贪腐的能力,可就未必了。 “爹,就没有其他办法吗?”朱见漭还是觉得景泰朝的思路比较正确。 皇帝再厉害也是一个人,他得先自保,再考虑其他。 如此重用身边人,保证他们的利益,就是在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所以不管怎么肃反,有些人是不会动的。 “老四,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也没有能用一辈子的政策。” “所有东西,都要与时俱进,不停修改。” “就说朕这些年用过的,现在也已经失效了,需要你一点点摸索出新制度,然后推行下去。” “这次的机会非常好,你很适合重新改革吏治。” 朱祁钰拍拍他的肩膀:“趁朕还在,新政不会无疾而终的,去做吧。” 朱见漭回宫的路上,传来彭谊惊惧下自杀的消息。 “虽未凌迟,但也算死了,抄家吧,举族流放。”朱见漭并不在意,他在琢磨,该如何改革,怎样入手。 肃清吏治的目的,是为了改革。 可该如何改呢。 他让刘健入宫,可刘健就当没听见,最后被侍卫抬着床板抬进了宫中,见到朱见漭后,刘健气得跳脚直骂。 “希贤,孤跟你说正事。”朱见漭告诉他,他要改革吏治,这是他最后的目的。 改革吏治? 刘健眼睛一亮,只要不改大明的道,其他都可以的,而改革吏治,恰恰能流芳千古。 这种王朝中期的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小动一下就可以了,还能赚取名声。 可他听朱见漭说完,调头就走,这不是改革吏治,这是飞蛾扑火! 他刘健还没这么伟大,他不想做那只飞蛾。 “殿下,您还是继续杀吧,草民等到最后杀到草民的头上,草民等着引颈就戮。” 刘健跪在地上:“到时候被杀死,草民尚且能留下一世英名,如果随您一起改革,草民不止脑袋保不住,清名也没了。” “我可不想当商鞅,更不想当晁错,您还是放过我吧。” 刘健立刻道:“此事宾之更合适,您还是去找宾之吧。” 他直接把李东阳给卖了。 又感冒了,难受,关键新书就这两天发,唉,我太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