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9章 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 (第6/6页)
份,存放在六地。 皇家究竟有多少本藏书,有统计的约有七亿本,需要几千个房间陈列贮存。 而且,每年还在以上几十万本的速度收录。 丰宁藏书馆,是由十二栋高楼组成的藏书馆,已经成为丰宁地标建筑。 其实,京师人口转移,主要就是往白洋淀、承德、丰宁、沈阳这几个地方转移人口。 朱厚在丰宁略作停留,便向东去辽宁了。 辽宁,距离京师这么近,却是没有被京师严重吸血的省份。 截止到景泰六十七年,辽宁人口1.7亿,常住人口也在1.5亿左右。 而沈阳,号称东北第一大都市,人口在3700万左右。 之所以没被吸,有两点因素。 朝廷曾经在辽宁挑出一个座城市,建城佛都,天下虔诚信仰人士,会来佛都朝拜。 第二,则是朝廷的政策倾斜。 工业化开始之后,朝廷有意将东北六省建设成重工业基地,作为京畿的两翼之地,朝廷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到达沈阳,朱厚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 不是辽宁没被吸,而是辽宁有吉黑人口补充,所以看似没被吸,其实还是被吸走了很多。 就像沈阳,三十年前都是说沈阳方言的人,近两年,都是说吉林、黑龙江方言的,人口数量没变,人换了。 而北直隶,明显多了很多说东北话的人。 看东北,不能只看一省。 辽宁还繁华,看看吉林和黑龙江就知道了,两省人口净流出。 吉林净人口1.1亿,常住人口却只有九千万。 黑龙江净人口1.9亿,常住人口却只有1.4亿。 这统计并不准确。 因为统计的时候,有的人还没去打工呢,就被统计进入常住人口了。 人是流动的,统计出来的都是大概数字。 辽宁布政使说,东北人口流失极为严重。 老皇帝对东北,是极为重视的。 黑吉两省的粮食,供养整个北方的粮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 景泰四十年之后,老皇帝将东北三省建成了重工业基地,这些年,每年都在持续不断的投资。 可是,东北就是起不来。 原因很多,投资不过山海关,胡子的后代,人凶人刁不好相处,吏治腐败,官僚主义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核心因素。 归根结底,是气候因素。 冬天漫长,夏天短暂。 为什么老皇帝选东北当重工业基地呢? 因为产矿,因为产粮。 就近建厂而已。 可东北,受限于气候因素,到了冬天万里冰封,大半年不开化,没法作业,等于干五个月休七个月。 有些工厂,宁愿将资源运出来,在山东干,都不想在东北干。 如果东北气温提升五度。 那么就完全不一样了。 东北地区夏季延长两个月,冬季缩短两个月,冬季气温上升五度,那么就变成河北的温度了,那可就充满优势了。 为什么工厂都集中去了南方,因为工作时间长啊。 东北变成了河北温度,工作时间就能延长了,不用工作半年休半年,那样工厂是亏钱的。 朝廷投资的国企,是不计成本,也不计利益的。 这是国家战略布局。 可资本是要赚钱的,解决了气候问题,才能来东北投资。 所以,加高北方山脉,东北人民是非常支持的。 苦寒之地,谁也不爱呆。 没有人天生是懒虫,没人天生是混子,只要有工作干,有好日子过,谁都愿意当好人。 东北也是全世界同纬度最冷的地区,像美洲的加大拿地区,比东北暖和多了,维度比东北还高。 所以加高北方山脉,东北人拍手称快。 整个东北,人口过三千万的城市,只有三座,沈阳、哈尔滨、汉城。 人口过两千万的城市,则有五座,长春、大连、平壤、釜山、海参崴。 人口过千万的就多了,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大庆。 景泰五十七年,发现的大庆石油,朝廷本意是不开采,可探索后发现储量巨大。 终究在景泰六十一年,朝廷舍不得资源闲置,就开始开采大庆石油。 大庆从一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城市,一夜之间建造成功,然后年年云集人口,到了景泰六十七年,已经成为一座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 而且,在千万人口城市里面,第一富裕的。 朱厚要去看看大连。 大连这座城市,是老五朱见沪亲手建造起来的,当时他被派去督抚辽宁。 他用三年时间,把大连建造起来,并建造成为东北最繁华的城市,乃至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可是,等到两湾填平,大连不再沿海,这座城市必将没落下去。 这两年大连知府就打着情怀牌,吸引无数游客来渤海湾城市旅行,以后就看不到了,看一眼少一眼。 每天吸引的游客数量,严重拖慢施工进度。 这一点中枢并不管,反而是支持的。 赚钱嘛,其他的事往后放一放。 整个渤海湾城市,每天都有几千部照相机,昼夜不停的拍摄,将这些绝版照片永远封存起来。 未来会建设几座博物馆,吸引游客。 朱厚也来凑凑这热闹,却发现看到的都是人的后脑勺,啥也看不到,游客也太多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