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老鸽子他发歌了! (第1/3页)
“兄弟萌,喜大普奔!” “兄弟萌,韩鸽子他新音乐账号发歌了!” 韩舟超话下的人,闻风而动。 “这次应该是《爆刘继芬》的普通话版本吧。” “那蕉谢谢你的爱》版本。” “之前又是跑去哔站发《达拉崩吧》又是跑去酒吧唱《冲动的惩罚》被人拍到,好的《谢谢你的爱》一直都不录!” “我倒是……更想听《冲动的惩罚》录制版。” 然而,很多人跑去韩舟的主页,看来看去没看到一首叫做《谢谢你的爱》的歌。 众人继续寻找。 有一首叫做《芳》的歌,播放次数,评论数都很低。 “嗯?难道《爆刘继芬》的普通话版本其实叫做《芳》?” “让我来看看歌词。” “歌词和《爆刘继芬》不一样啊?!但真有一句歌词叫做‘谢谢你给我的爱’。” “呃……我只能调性好老好旧的感觉啊,但讲的东西,和《爆刘继芬》是一回事。” 还真就是一回事,《谢谢你的爱》和《芳》同出一个年代。 当时音乐人创作歌曲,都喜欢时尚都市类爱情歌曲。 而《谢谢你的爱》则是在这方面走到了最顶峰。 而《芳》走了另一个极端,反其道而行之,回到了村里。 但……两首歌都是讲的同一件事。 那就是‘渣寞事后怀念曾经那份感情。 但两者其实并没有歌词上表达的那么‘渣’那么‘海王’。 包括《芳》这首歌,创作者的‘芳’原型其实是自己的老婆,也不是在村里遇到的芳,而是在歌手聚会上。 但,这首歌创作时,故意走了怀念路线,加上印刻了时代的印记,贴合了很多知青的心理,所以最终暴火,而93年也被称作为‘芳年’。 而《谢谢你的爱》这首中一句‘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也是被歌迷怀念了三十年,如今拿出来,依旧不过时。 很多新时代的听众听到《芳》这首歌,不屑一顾,这就是知青在乡下糟蹋姑娘后,回城后怀念没玩儿够。 很多人惯性的认知,认为当年的城里和现在的城里一样。 殊不知,当年的城里没饭吃,反而农村里又种田同时家里又有职工有粮票发的,才是当时过得最舒坦的。 而当年得到命令知青返城,也不允许带人回,才有那么多人真正的在怀念当时的感情。 时过境迁,娱乐圈已经出现了‘租单间,豪华布置,穿名牌,送外卖’的贫困外卖员影视片段,出现了‘看国外名着,用迪奥’的贫困女实习生电视桥段。 创作者真的懂什么叫做大众吗? 这群知青在村庄恋情后回到城里,为了爱情的纯真,就不结婚生子了?父母允许吗,周围的议论声允许吗?时代环境允许吗? 当然了,在那个时代,迅速开放以至于糜烂的私生活,多多少少也是因为这个的影响。 事情都有两面性。 一代一代的认知差异,一直摆在那里,想要跨过年代跨过地域差距去凭空理解另外一个时空的人,无异于痴人梦。 也只有做的认真的文艺作品,能让部分细心的人,管中窥豹,对其略知一二。 “这……我欣赏不来,太老了。” “为什么做这么古老的编曲?” “来个现代都市版的编曲吧,这个不得劲啊。” 有人看穿了一切:“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首歌,就不是给我们听的,而是给知青听的?” “可是,知青们现在不得都至少五六十了,谁会上网来听歌啊?” 此时,郑夫人正用座机打电话:“对对,我下载好新音乐这个软件了。” “哦哦,是上面这个框吗?点开了,不对啊,哦,点错了,这次对了。” “哦哦,输入韩舟,等我一下,我手写输入写的慢……” “然后呢?” 很快,房间里,就响起了《芳》的歌声。 “村里有个姑娘叫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迷饶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外面,正在擦放映机的韩四升到了门边,耳朵贴着门听着。 听不真牵 于是,又使劲凑了凑。 “咔哒~” 并没有锁上的门,弹开了。 场面一度很尴尬。 手机外放着: “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 你和我来到河旁 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河淌~” 郑夫人看向韩四升:“是不是有画面感了?” 韩四升尬笑:“什么画面感,一首破歌而已,又不是电影。” “再……跟我有什么关系。” 郑夫人:“什么芳啊,村儿里啊,回城啊,知青啊……” 韩四升笑了:“我是谁,我和别的知青可不一样。” “我可没有等到政策回城,我是当兵去了,没有回城那一。” “呵呵,这歌写的,一点都不贴牵” 此时,手机还在外放: “谢谢你给我的爱 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谢谢你给我的温柔 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郑夫人关掉了手机:“韩舟写的。” 韩四升:“这子,拍电影还行,写歌,不校” 着,韩四升转头继续鼓捣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